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6版:名医馆

择一事,终一身

她说,护士的自豪感
是其他职业无法带来的

盛晓丹朗读《我在故宫修文物》

  本报讯 “沉浸于此,超然物外,每天都有成长感,余事皆是打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老干部病房护士盛晓丹用轻柔的声音缓缓念出《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里的这句话。原文指的是在故宫里日复一夜地临摹古书画,而盛晓丹觉得,用来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也十分恰当。

  昨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护士们参加了一场院内的朗读活动。护理部主任徐东娥告诉钱报记者,灵感来源是央视大火的节目《朗读者》,“希望我们的护士通过朗读发现生活的美好,同时把美好传递给她们护理的患者。”

  前段时间,盛晓丹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被片中修复师的专业精神感动,随后又买了同名书籍来看。这次医院举办朗读活动,她第一反应就是朗读这本书里的节选。

  “择一事,终一身。”这个贯穿纪录片和书籍始终的理念,也是最打动受众的东西。盛晓丹的感触更深,9年的职业生涯,从动摇到坚定,她深深理解这句话的涵义。

  在朗读活动上,不少护士都告诉钱报记者,护士这个行业的流失性其实蛮大。因为太忙、太累、太繁琐,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

  有一段时间,盛晓丹也天天抱怨夜班太辛苦,再加上自己身体不好,经常头痛,她一度想放弃。最终让她选择留下,并暗暗决定把护理作为一生事业的,是这份工作带给她的特殊成就感。

  过年期间,盛晓丹在夜里参与了一位89岁老爷子的抢救。老爷子住院后,每天和她相处的时间比自己子女还多。

  她的名字叫“晓丹”,老爷子就“使坏”给她取了个外号“胆小鬼”。每次她一走进病房,老爷子就逗她,“我们的胆小鬼来啦!”上夜班的时候,老爷子和其他病人还会偷偷在她护士服口袋里塞小饼干。

  那天晚上八九点,老爷子的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随后各项生命体征也慢慢消失,甚至瞳孔开始有点散大。盛晓丹和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起进行抢救,“当时心里一直默念,心率快上去啊,血氧饱和度快上去啊。抢救了有40多分钟,真的是从死亡线上把他一点点拉回来的感觉。”

  经历越多类似的抢救,盛晓丹就越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这种职业自豪感,真的是很多职业不能带给我的。”

  “择一事,终一身”还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盛晓丹人称“留置针小公举”,因为她打留置针很有一套,老爷爷老奶奶都点名让她打针,新人打不好的时候也都请她帮忙。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所以给老人打针难度比孩子还大。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抽空就练习拿针,在输液皮管上练穿刺,慢慢积累下来,才练就了这个绝活。

  本报记者 张冰清 本报通讯员 应晓燕


钱江晚报 名医馆 b0006 她说,护士的自豪感
是其他职业无法带来的
2017-04-12 3447299 2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