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安居工程”救助项目,9年来帮845户困难家庭重新打造了家
政府资助,阿鲁家的“垃圾房”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沈洁 文/摄
阿鲁家原来的厨房 |
阿鲁家现在的厨房 |
去年有一个很火的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因为设计师的妙笔,大家对于“家”多了一分期待。
而在杭州市上城区,从2008年开始,就有一个基本款“梦想改造家”——“安居工程”改造项目:它由政府出资帮助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虽然,它没有知名的设计师,也没有创新的设计,却对于那些身居陋室、经济困难的普通百姓来说,它无疑更接地气,更生活化,也更实实在在。
家住十五奎巷社区城隍牌楼的阿鲁就是此项目的获益市民之一。这两天,他真是心情大好:告别了自己那个没人愿意登门的“垃圾房”,住进了焕然一新的新家;他的银行卡里还多了14000多元——这是“安居工程”项目给他新家装修的补助款。
曾经的那个家
没人愿意上门
这是一处典型的闹市区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拥挤、陈旧。
记者来到十五奎巷社区城隍牌楼1楼的阿鲁家,里面不到50平方米,但装修一新,和这楼房的外观有些格格不入。
雪白的墙壁,干净的地砖;厨房里,一体式的橱柜很洋气;卫生间里,实行了干湿分离;看得出,家里的电器也都是全新的。
阿鲁,49岁,智力四级残疾,但沟通完全没问题。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装修是最基本的,甚至谈不上什么设计。但对于阿鲁来说,能拥有这样一个家,他已经很满足了。
根本不敢想象,去年此时,这个家里是怎样一番景象——
1992年父亲过世后,阿鲁和母亲相依为命,两个人一直住在这处回迁房里。当年,为了能尽快住进来,阿鲁只找人粉刷了墙壁。这个房子里,水泥地、老款电视机、破旧的床,甚至连抽油烟机和热水器都没用上过。
阿鲁的母亲常年靠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于是,这家里也渐渐成为了“垃圾中转站”。母亲还喜欢养流浪猫。尤其到了夏天,家里还会飘出刺鼻的味道,邻居们的意见很大,“那时候,家里脏得根本不会有人愿意进我家门。”阿鲁回忆起来,自己都皱着眉头。
装修三个月后
回家不认识了
转折点出现在阿鲁的母亲过世之后。
去年上半年,母亲过世,只剩下阿鲁一个人生活。“看着脏兮兮的家,我又没有钱,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阿鲁说。
因为残疾、无收入,阿鲁一直享受着残保待遇。社区了解情况后,准备给他家来个彻底改造。所以,社区委托阿鲁的小伯做改造,到时候政府给资助。
家里的所有旧物一样不留。经过3个多月的装修,去年9月份,阿鲁再次走进这个家,他都不认识了,“好看,好看。这真的是我的家吗?”阿鲁高兴地拍起了手。
以前,阿鲁每天不是看看电视,就是出去散散步和人家聊聊天。现在,他可多了一件事:每隔一天,他就要彻底打扫这个新家,甚至还趴在地上擦地。“家里变好了,我也要好好珍惜,不能再像以前,把它再弄脏了。”
很多人会好奇,这次装修,到底花了多少钱?阿鲁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家里的硬装加软装,全部花费7万元。政府出资了14774元,剩下的就由阿鲁的小伯出资帮助了。
安居工程
9年帮了845户困难家庭
2008年起,上城区开始实施“安居工程”救助项目。当年,上城区民政局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时发现,部分困难家庭没钱装修和添置家居。由此他们推出了“安居工程”,致力于帮助困难家庭改善家居条件,包括基础装修补助和生活必需品补助两项内容。
凡是持上城区民政局核准的低收入家庭,居住的陈旧房屋如果基本功能不完善,或者拆迁安置房无基础装修、缺乏基本生活必需用品,符合困难家庭“安居”工程帮扶条件的,由困难家庭提出申请,社区上门现场察看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街道和区民政部门两级审核后,将给予每平方米不高于200元的标准进行修缮和基础装修。如果缺乏生活必需的餐用桌椅、床、衣柜、基本炊具、彩电等,将按照缺什么配什么的原则,给予不高于5000元的补助。
自2008年实施以来,至2016年底共救助困难家庭845户,支出救助资金733.75万元。安居工程每半年开展一次。2017年下半年的救助将于9月开展。凡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如果有需要的,到时候可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