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的海康样本:每两年搞一次股权激励,去年近3000名员工拿到大红包
钱报智库专家:平衡好“励”和“利”
本报记者 王燕平
记者在杭州海康威视展厅里拍摄公司新研制的工业级无人机。 新华社发 |
虽然员工持股计划在浙江省下属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刚刚拉开序幕,但实际上,浙江早已有国有控股企业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这家企业就是位于杭州滨江区、浙江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过海康威视控股股东属于央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15名高管,人均拿到的“大红包”超过百万元,核心骨干人员人均拿到30万元“红包”。
刚刚过去的2016年,海康威视就对2936名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共5200多万股,占授予前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6%。其中高管15名,共被授予132万股,人均8.8万股;89名中层管理人员被授予近333万股,人均3.74万股;149名基层管理人员被授予367万多股,人均2.46万股;还有2683名核心骨干人员被授予4400万股,人均1.64万股。2015年度公司员工共15222人,也就是说,此次股权激励对象占员工数比例为19.29%。
此次股权激励授予的时间为2016年12月23日,授予价格为12.63元/股,而之前一天,海康威视在二级市场的收盘价为22.91元/股,相当于五五折买股票。虽然按照规定,这些股份有两年以上的限售期,但已获益不菲。
以昨天32.12元的收盘价与去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计算,不到四个月时间,海康威视股价已上涨了四成多,这样算来,15名高管,人均拿到的“大红包”超过百万元,中层管理人员人均拿到的“大红包”达到70万元,基层管理人员人均拿到的“红包”也有40多万元,核心骨干人员人均拿到30万元“红包”。
其实,2012年和2014年,海康威视就曾先后进行过两次股权激励,授予的股数分别为861万股和5291万股。也就是说,自2010年上市以来,海康威视每两年就会进行一次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是以业绩承诺为前提的。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持股,实际效果如何呢?海康威视的业绩就最能说明问题。尽管公司前几年创造的净利润基数已经不低,2013年达到30亿元,但公司业绩仍年年保持高增长,2014年超过40亿元,达到46亿多;2015年超过50亿,达58亿多;根据今年2月份发布的业绩快报报,2016年度净利超过70亿元,达到74亿。
公司突出的成长性,使得前两次的股权激励都得以顺利实施。目前,海康威视的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元,不但在浙江上市公司中遥遥领先,在整个A股市场的排名也高居第24位。
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持股,还保持了核心研发团队的稳定和发展。2013年度,公司研发人员4569人,2014年度增加到5333人,2015年度达到7181人。如今的海康威视,不但是国内安防行业的老大,还是全球视频安防监控领域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