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4版:嘉兴生活

《八月》:酒醉的探戈

  《八月》:酒醉的探戈

  我看过的大多数电影里,年轻人的梦想都是飞不远的彩色泡泡,而中年人的梦想往往是一段酒醉后的探戈,音犹在耳,脚步却已经无所适从。

  三月末上映的电影《八月》故事的发生地是九十年代初的小城,主角张小雷结束了小升初考试,开始没有作业负担的暑假。恰逢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张小雷父亲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他们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张小雷静静地看着,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整部电影是由张小雷的孩子视角串联起大院里发生的故事。所以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属于80后的怀旧电影。长辈的生老病死、为了升学而“走后门”、大厂改制不得不抛掉铁饭碗下海、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看电影不能再逃票……我作为一个95后可能没法体会到这种带着时代烙印的情怀,也没法看透那个改革浪潮里人们内心的不安和沉重。因此在这部散文式的电影里,我最想讨论的是电影进行到后半段选择离开小城去外地谋事的张小雷的父亲。

  小雷父亲本是电影制片厂的剪辑师,他有着艺术家一贯的自尊和骄傲。对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他不断对小雷的太姥爷说“是好事,机会多了”。其实这样的话说的越多越显得没有底气,他实际是在努力地鼓励和说服自己,要去适应要去闯。但到了夜晚小雷从梦中醒来,趴在门缝,看到父亲对着空气兀自挥拳。这个镜头是非常有力的,没有对白没有表情,却道尽了当时的人们面对改革的迷惘和无奈。梦想一下子就被抽了底,腾空而起了。

  这部电影的叙事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有些演员的念白甚至像在背书。直到小雷爸爸决定离开小城去跟剧组当场务,他和兄弟们在家吃火锅,聊着近况,唱起蒙古歌,这是男人间表达惜别的方式。他半夜起来走进儿子房间,没有说话也没有亲吻,甚至开个灯也是蹑手蹑脚,这是父亲沉默无言地爱自己儿子的方式。我始终觉得电影最有力的表达从来是不需要通过台词的,还有很多类似这样无声胜有声的地方。这让我想起《立春》中的王彩玲,一个当代中国县城里的音乐老师。她长相平平,身材也不好,却偏偏爱唱意大利歌剧。她做梦都想去北京,去悉尼歌剧院,当一个首席女高音。可是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事业爱情双双不得志的王彩玲穿上华丽的女高音的演出服跑上高塔顶楼纵身一跃,黑夜里古老的塔楼,华丽的西式演出服,现实与梦想从来没有像这样猛烈地对抗。

  这场改革带来的阵痛导演把它落笔于孩子。三哥父亲外出跟组而意外坠楼身亡,一向骄傲放肆的三哥把头埋进父亲的大衣里痛哭;父亲即将启程去外地谋事,小雷却还是与玩伴玩耍得满头大汗,对父亲的工作一无所知。可是我认为电影《八月》并不想批判什么,那个汽水味的盛夏像妈妈栽培的昙花一样惊鸿一现,就像那段沉痛记忆如今看来也是过眼云烟。

  常把梦想挂在嘴边是件很矫情的事情,但不可不承认追梦的时光是最好的时光。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4 《八月》:酒醉的探戈 2017-04-14 钱江晚报2017-04-1400017;钱江晚报2017-04-1400018;3450223 2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