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艺术
俞天立
L君是在图书馆里开设茶道课程的,那天邀请我去看看。
进了前院,满墙的常春藤已援着壁面攀爬到了墙头,庭院里有一些复古的斑驳的油漆桶,里面种植着些高大而挺拔的、让我说不上名来的植物。在院子的正中和角落,摆放着一些手工制作的巨型油纸伞,每个约莫两米多高,如亭子般遮风避雨。L君告诉我那是图书馆创始人的艺术作品——伞骨如老栎树般挺拔伸展,伞面似朱砂色的纱帐轻盈婉约,是凭富含行云流水般的想象拿捏而成的创作。
创作者是位80后男生Mr.Z,他曾在2012米兰国际设计周上,获得过设计大奖。他和一位德国设计师、一位赛尔维亚设计师在米兰“高山流水遇知音”,辗转来到创业福地杭州余杭,共同创办了这座富于艺术气息的图书馆。穿过小庭,进入乳白色的主建筑,L君让我自由参观图书馆的一楼。迎门而来的是一个艺术化的大厅,大厅正中有一座凸起的纯白色台阶,上边陈列了五六辆手工制成的自行车。银白色的流线型线条仿若流动的诗、行走的画。主人Mr.Z扎着一头小辫子,正一本正经地半蹲在地上,凝望着这些自己的杰作,双手倚靠在大腿一侧,似乎在思考些什么。我并没有打扰他。他凝望了一会儿,拿出一把尺子丈量起其中一辆自行车的钢圈,似乎觉得这里还有些改进的空间。随即,他从一旁的小作坊拿来一些工具,叮叮咚咚地,开始改装起来。
或许这就是艺术家的、独有的世界。艺术创作可以是一瞬间,也可以是一辈子。一瞬间的是灵感,一辈子的是守护。我望见了一旁的层层叠叠的书架,这里陈列的大多是艺术类和设计类的书籍,当然也有些文学的经典,如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等。
L君在一旁向我推荐了一本叫做《纸》的书,全书讲了纸的制造过程,从原料的采集、纸浆的制作、纸的压制和成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读来饶有兴趣。在图书馆的另一侧,摆放了另一组木质的架子。上边令我惊讶的,收藏的并不是书籍,而是匠人从各地收集而来的、传统的艺术材料。据L君介绍,这些材料都是艺术家走访传统古村落,与村民一起生活、学习传统手工艺时收集而来,无一不是代表当地手工创作的高度。这倒是让我想起了《中国国家地理》的执笔人萧春雷创作《大地栖居》的时候下乡入寨,与农民一起辛勤劳作、体验农时变幻和古村落的原始文化。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创作不是工作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是需要深入艺术的本源去挖掘与探索。艺术创作是极辛苦的一件事情,它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强于跋涉的腿脚、富于开拓的巧手。或许要当手足都皴裂、流血以后,才追踪得了艺术的蛛丝马迹。寻找它绝非人们表面所见的那般轻松写意。
在这里,引起我兴趣的是一种富阳的竹纤维,它代表了竹纸艺术的精华。所有的竹纤维都被包装在透明袋里,配有唯美的说明文字与制作图片。竹纤维是从竹子中提取出来的纤维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及耐磨性。制作过程需要将煮过的竹片压磨,捶打成细丝,放入压力锅内蒸煮,然后去果胶、半纤维素,进行生物酶脱胶。最后,匠人将分解之后的竹纤维进行清洗、漂白、上油,才能够获得这些珍贵的纤维材料。制作完成后的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抑菌、除螨、防臭、防紫外线的特殊功能,是上好的竹纸制作材料。除竹纸艺术展示外,图书馆里还有锡雕、搪瓷等艺术的介绍、原材料的陈列。
这些,无一不是匠人的心血,无一不是他们用艺术形式对生活最好的诠释,他们是真正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中的人。
Mr.Z从主厅走了过来,进了一旁的侧厅。这里竟然另有一片天地!正中最内侧有一排十二格的木架,上边摆满了十二张用纸浆手工制作的椅子。椅子颜色各异、朝向不同,仿佛是莫奈笔下的画。而两旁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的纸伞、纸杯、纸花,将架子衬托出圣洁而高贵的气质。Mr.Z此时像一个孤独的渔者,扬起了帆,挂起了桨,向着海天之间的中心划去,来到他所向往的海岛,抚摩那属于他的每一寸礁石。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一个属于艺术家的宽阔的背影竟在我眼前朦胧了起来……
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约的设计、最凝重的沉思。
当我从Mr.Z的背影中回过神来,他已一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