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垦荒精神,推进三次创业”征文大赛火热进行中
说说你在这片热土上的故事
■文海实验小学 刘周旭
本报记者 朱燕/文
徐艺杭/摄
近期,由本报与开发区社发局共同组织的“发扬垦荒精神,推进三次创业”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引起文学爱好者的热切关注。
往日的下沙是一片滩涂,这里人们用围堰的办法,先后与潮水夺田和筑堤造地共10万余亩;成立开发区后,更是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平台。垦荒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改造自然、改变未来的信念,是实现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与飞越。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一股精神动力的支持。
本次征文比赛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展现生活情感的平台,丰富和活跃市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示在下沙这片热土上如何学习、创业、和生活的风采。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几十篇征文,有写儿时的回忆,大学的生活,第一次创业,在这个城市安家的故事;也有抒发心中的情感,在这片土地的某个角落里,有你曾经的印记,曾经心中最美好的故事也许就寄托在这片充满着色彩的土地上。
今天我们节选部分参赛者的投稿,同时也欢迎区内文学爱好者们踊跃投稿,征文形式可以是诗歌、散文、创作小说、纪实文学等。
■文海实验小学 刘周旭
《智慧美丽之城——下沙》
杭州自古以来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誉而闻名天下,幸运的我生活在杭州并就读于下沙文海小学。下沙坐落于杭州的东部,是杭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听父亲说,在十几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比较偏远落后的乡村,是钱塘江的一部分滩涂,当地人在这里耕作,所以这里也叫围垦。而如今下沙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下沙经济高速发展,快速公交、地铁的开通使下沙变得非常方便,缩短了和杭州主城的距离。下沙人都非常勤劳,抛洒着智慧和青春在这片沃土上耕耘,共同建设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下沙创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共享小黄车、美团外卖、滴滴出行等等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便利。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在下沙甚至我们在超市购物都不需要现金和信用卡,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在几年前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创新的例子举不胜举,记得去年我爷爷发烧了,家里人十万火急的赶到邵逸夫医院,却发现以往至少等待半小时的挂号处没有排起“长龙”。我们走到付款窗口打算挂号,居然一个人也没有。我们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和蔼的说:“你们手机扫一下旁边机器的二维码就可以完成挂号啦。”我和妈妈立即赶过去,果然30秒钟就完成了挂号。我们的号码是0511367803,不到5分钟广播便传出一位温柔女子的声音:“请0511367803病人到三号窗口去就诊。”真是高效啊,我心里想。诊断后大夫给我爷爷开了退烧药,并叮嘱爷爷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就回家了。用药后爷爷很快就退烧,两天后便完全康复。感慨之余我问爸爸,为什么现在都用手机而不用人工了呢?爸爸说:“因为现在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下沙开发区科技创新又引领全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啊,我们已经提前享受到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啦。”
在下沙居住的人们还非常关注我们的环境,到处都是漂亮的花草树木,道路行道树以及河流规划井井有条。人们素质极高,大家不会乱丢垃圾,如果看到有垃圾在地上会主动的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如果有游客踩踏草坪,就会有人主动的劝导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在2016年,植树节这天我和爸爸到小区门口种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和安排下井井有条地种植树木和花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大家的奉献都是为了我们下一代啊!
下沙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城市,下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城市,下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下沙是一个吸引人才工作创业的城市,下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城市!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长大以后为建设下沙贡献一份力量!
■杭州一家人服饰公司 王静静
《阅读下沙》
阅读下沙,阅读一座开发区
从杭州的历史深处走来,这里
日和月相互交换的秘密,平安如歌
一座开发区在清风中奔跑
在中国梦的诗篇中昂扬起
幸福的旋律,我听见盛世的欢歌
在下沙雀跃,早起的下沙人
用汗水和勤奋将开发区打扮得美丽生动
阅读下沙,阅读一幢幢
拔地而起的建筑,一双双创业的手
仿佛弹奏一曲曲“下沙梦”的颂歌
越来越多的诗篇在这里朗诵着
跨时代的豪迈,是啊,高亢的音符
歌唱一座开发区旧貌换新颜的历史意义
歌唱改革、创业中锲而不舍的光辉岁月
那是团结的声音在汇聚
一种力量,有着下沙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阅读下沙,眺望一座开发区
风景中的万千浪漫
飞速发展的经济
如一层层向前推进的波浪
你听:宽阔的马路,车辆的喧嚣
铺陈出一座开发区的繁华与动力
你看:今日下沙,告别昨日的陈旧
拥抱着钱塘江
面朝未来
一片片热土,在开垦中散发出新鲜的热气
征文要求
1.作品必须原创。
2.主题鲜明突出,基调积极向上,准确体现“发扬垦荒精神,推进三次创业”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
3.诗歌一般不超过50行,小说、散文一般不超过2000字,纪实文学一般不超过4000字。
参赛选手,可将征文电子版文档发至邮箱:qjwbjrxs@163.com,邮件主题栏内注明“征文作品”字样。请在应征作品后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名称、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或QQ号码,以便联络。主办方联系电话:89898417(朱老师) 、86877983、89898841(文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