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编剧拿下戛纳,做导演赢了金马
梅峰带着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来杭,接受记者专访——
拍了个过时的黑白片
没想到年轻人会喜欢
特约通讯员 吴孟婕 本报记者 汤霁英
梅峰跟演员范伟、殷桃在 《不成问题的问题》拍摄现场。 |
2016年第53届金马奖,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拿下影帝,这部片子同时也拿了“最佳改编剧本奖”;在此之前,它已经把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艺术贡献奖”收入囊中。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梅峰的导演处女作。在北京电影学院从教20年的他,更多时候是和导演娄烨“深度绑定”——他编剧了《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等,前者拿了戛纳最佳编剧奖。
4月20日,受浙江传媒学院的邀请,梅峰带着他的处女作电影,来杭州参加第27届中日电影文学剧作研讨会。
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们专访了这位湖州籍的老乡。
从娄烨最佳拍档到改编老舍小说,被指“跨度也太大了”
灰色休闲外套、牛仔衬衣、牛仔裤,斜背一个电脑包,除了儒雅的气质和谈吐外,梅峰的辨识度并不高。直到主持人介绍,周围人才“如梦初醒”般鼓掌:原来这就是多年藏在幕后的“文艺片大神”。
144分钟的电影点映结束,掌声响起,更热烈,但梅峰“不为所动”——
“这样一个挺过时的黑白片,几次点映下来在年轻人中的反馈竟然不错,其实我也不太明白是为什么。”
“放映时的技术问题看得我胆战心惊,你们还能坐得住,不得不感谢老舍先生的文本魅力和说服力。”
“我教的是世界电影史,从没想过当导演;后来做了编剧,发现导演太累。市场的空间在哪里,我无从预判;我不是不想拍商业片,而是拍不了。”
美学和分寸,是梅峰反复强调的两个词。它们都算不上天分,但已足够贯穿电影创作的漫长路程。比如,让故事成立、让人物丰满可信;比如,用空气中飘浮的微尘构建一座城、一群人。更关键的是,这条路没有捷径。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先生1943年的短篇小说,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范伟、殷桃、张超等人主演,梅峰与学生黄石共同编剧。
即便去年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仍鲜少有人注意到老舍全集中这篇只有两万字的“小东西”——它被收录在《贫血集》中。老舍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人贫血,其作品亦难健旺也。”
2015年,隶属于北电的青年电影制片厂启动“新学院派”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拍片实践,给予一定资助。正在找项目的梅峰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立马拍板:“就是它了。”
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娄烨的“最佳拍档”,选择老舍的这个作品,跨度也太大了!
从太太的睫毛膏到猪肉价格,全部翻查了当年资料
《不成问题的问题》亮相后,拿奖拿到手软,人们给它打上“学院派”、“新文人”的标签,在热闹喧哗的电影圈显得如此与众不同。电影早已过审,但公映档期还没敲定。
在动手改编前,梅峰就和黄石确定了方式:锦绣文章,不玩花样。“不管战争怎样,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地过。”梅峰对电影的注脚是——乱世中的喘息感。“有了这个基调,你再去写这个孤零零的世外桃源农场,就不会再担心错过什么。”
执行的底气和最终的成果,源自老师们厚重的功课。究竟什么是民国范儿?如何将它转化为电影语言?梅峰一头扎进影像、历史、文学,参考《围城》和上世纪40年代的电影,或是去寻找当时重庆的生活形态,从太太的睫毛膏哪来的,到猪肉多少钱一斤,都查阅了大量资料,虽然它们只是一闪而过。
“从剪辑室开始,这部电影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所以刚才你们看片时,我一直闭着眼睛。”作为老师的梅峰,经常在课堂上带着学生逐帧逐帧研究经典,但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梅峰,似乎还不太习惯一次次地在大庭广众下解构自己的作品。放映卡壳时,听到大家的笑声,他说自己的内心是崩溃的。
“如果条件允许,你们能从银幕上看到更多东西,从表情和动作中接收到更多信息。”说这些话时,梅峰的表情有一点沉醉,“我希望为作品赋予一种观察性视角,而不是论断性的。”
这一晚,应是沉醉大于误会吧。镜头前的娓娓道来,镜头后的三尺讲台,何其相似,只要做好功课,一切不成问题。
钱报:这部作品和您以前的编剧作品相比,影像表达方式迥然不同,娄烨看过了吗?
梅峰:我一直强调,作为创作者,稳定性和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娄烨看过了,他很喜欢,说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大。前面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因为用了大量固定镜头,到后来就觉得不是问题。他特别喜欢上海演员的表演,说上海话很地道——他是上海人。
钱报:范伟是您一开始就想到的人选吗?
梅峰:老舍的小说,开场就描述了丁务源的形象,用的是白描,说他打扮得体,粗布棉袍也要没有褶皱,插一支派克笔。我就想到了范伟老师(笑)。
许鞍华导演说他的表演让人觉得可怕。许多小动作,比如愣了一下,打了个嗝,特别微妙,都是他自己加的。每一个镜头他都能提供数种表演方案。范伟说丁务源是一个“内心段位极高的人”。
钱报:这是北影“新学院派”计划的第一个作品,效果应该说很不错,它可复制吗?
梅峰:今天的创作空间已被资本挤压得相当厉害。到底还有多少人想做带有自己美学观念的作品?
如果没有这样的创作冲动,我们是看不见《路边野餐》这样的电影。时代在变,但也不用悲观和消极。会不断有青年影人在某个恰如其分的时刻一鸣惊人,但创作者要坚持个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天才昙花一现甚至比资本现实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