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特别报道

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德国斯普林格发布消息,撤掉107篇中国造假论文
其中多为医学论文,涉及全国125家机构

涉事医院回应:正在核实情况

CFP供图

  “看样子得把文章撤了”,昨日,在名为“tumor biology投稿讨论群”里,不少向该杂志投稿的作者忧心忡忡。

  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发布消息,称其旗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因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而撤稿107篇论文。107篇论文全部来源于中国作者。

  钱报记者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家国外研究机构,其中涉及浙江的医院和高校有12家,涉及32人。

  网络上,人们一面指责科研人员学术不端,造假套路刷新想象,一面也在对现象的成因发出诘问:“目前的评审和晋升制度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

  107篇中国论文

  涉嫌造假被撤

  《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来源于中国作者,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沟通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参与此次调查的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

  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接收论文。同时,《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也让造假者有机可乘。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

  据统计,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也有一些浙江的医院。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施普林格对外发布声明的前两天,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北京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双方就撤稿事件进行交流。中科协对外发布的消息称,王春法指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对此,施普林格大中华区负责人回应称,撤稿事件是全球性问题,不是只针对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他国家作者的论文也存在因虚假同行评审等原因被撤稿的问题。

  有浙江涉事医院表示

  正在核实情况

  昨日,钱报记者按着名单上的浙江省市医院挨个拨打院办电话,不少电话无人接听,接通的少数几家也讳莫如深。只有温州一家医院表示,院方还在核实有关情况,之后将作出相应处置。

  对于斯普林格的撤稿事件,杭州某三甲医院泌尿科医生王浅(应受访者要求,用化名)用了“有创意”三个字。

  他表示,以前听说的大部分都是数据造假,但是冒用本领域专家的名字申请邮件地址,在专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虚假邮箱向期刊提供正面夸赞论文的审稿意见的方式,他是第一次听说。“相当于自己既当选手,又做裁判员。”

  “其他杂志也毫无疑问会有类似问题,不过是没被发现。而且这也只是众多套路中的一种而已,造假手段多了去。大家说的没错,这就只是冰山一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一名医生如是说。

  “发表SCI论文,我们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同行评审,同行评议。杂志社搞文字编辑的人,是不懂医学专业的,因为这么多文章投过来,不可能一一研究。所以文章发过来,杂志社会找3-5个相关方面的专家,让他们来写意见,觉得这个文章肯定不能发还是马上就能发,还是需要修改有条件地发。基本上很少有直接发的,一般要修改,再给专家评审,再反馈意见,二修三修甚至五修都有。这是个流程。”

  “这是一篇英文论文,一般情况下,杂志社不一定听你的推荐。全世界懂英语的专家那么多,不一定3至5个专家都给中国人评审,但显然《肿瘤生物学》非常偷懒,论文作者推荐的评审,就真的是那几个,甚至没有做更多的核实。这是严重的监管不严。”王浅指出。

  “但是,我们也需要去质疑杂志和出版方的出版环节存在问题。”一名在上海执医的医生向钱报记者表示了同样的意见,同行评议造假的存在,不能只认为是论文作者或者“第三方机构”的问题,杂志和出版方本身应该在出版前对这些论文以及评议同行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出版方如果正规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本身也有专业的团队对内容进行确认,那么也不至于发生此类事件。

  “这次事件对中国医疗界的影响挺大的。以后这个杂志社,中国文章一般是不会要了。我们以前碰到数据造假的文章投出去后,杂志社会对你这家单位的所有文章进行封杀,一律拒稿,一律不审。国外讲信任的,你骗他一次,就不再信任你了。”

  对于涉嫌造假的医生,王浅并不同情。“医生之间,大家都是辛苦人,都是在现有规则下拼搏努力。要遵循现有规则去做事情的。像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学术不端,学术道德恶劣。对医院的名誉、学校的名誉都有损害。”

  业界专家称

  发假论文的医生,并不一定医术不精

  目前,不少人对涉事医院和医生医德医术也有质疑。但学界专家熊丙奇认为,学术归学术,医生的医德医术归医德医术,不可混而言之。学术论文的造假也并不完全意味医生医德和医术就很差,这没有必然联系。“此次事件,应该对有学术问题的人进行学术调查和处理,但也要公正地看待其医德医术。”

  事实上,2013年1月1日起实行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找人代写论文者和代写论文者都有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依法撤销学位,注销学位证书,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等。2015年,我国学者论文被大规模撤销后,中国科协等部门就出台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但记者也发现,对于论文被撤的学者,几乎没有调查和处理的公开报道。

  对于现状,熊丙奇认为,要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管理与评价体系。国外的教育和学术规则,大多是基于学术诚信、学术尊严而设计的,学者也十分珍惜自己的声誉,如果学者一旦出现造假行为,后果十分严重,“一个真正严肃的学者,根本不会请‘第三方机构’发表论文。”

  据统计,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三甲医院,也有一些浙江的医院。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2 涉事医院回应:正在核实情况 2017-04-25 3511532 2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