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范雨素,请手下留情
本报评论员 陈江
文字的魅力,语言的能量,经由网络作为载体,仅仅一天就创造了奇迹,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叫范雨素的女人,闪闪发亮。
这是一个苦女人,现年44岁,12岁时辍学,湖北襄阳人,目前在京城做家政女工。她原本只想挣点儿稿费尽可能扩充扩充自己的收入,然而她写的《我是范雨素》突然火爆之后,已经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为了接待来访者,她不得不专门请了一天假。而之前,她不是一只枝头的凤凰,只是一个小时工,是一位单身母亲,“三天两头不干了”,或许意味着家里要揭不开锅了,毕竟出版书籍改变生活现在看来只是浮光泡影,而她也“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习惯了靠苦力谋生”,所以她希望这个事情尽快过去,让自己能过回家政女工的生活。昨天的最新消息说,她已躲进了山中偏僻之地,不见任何人了。
可到了这个地步,恐怕由不得她了。她的万字长文,开头就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源自席慕蓉比兴手法开头,势如破竹,迅速突破10W+阅读量,真可谓:炮仗一声响彻夜空。很多读者含泪读完长文,在评论区纷纷留言,不吝赞美:“思想性和文学性俱佳的好作品,底层留存的诗意。”还有不少人惊叹,范雨素写作是“老天爷赏饭吃”,落笔成文,活脱脱的天赋党。
毫无疑问,范雨素是有天赋和才华的,她辍学,四处流浪,不幸的婚姻,北漂做育儿嫂……人生经历坎坷,但并不狗血。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人生际遇,都是底层农民的生活样本。目睹社会不公,遭受白眼和讥讽,生活步步艰辛,她没有认命,在远离喧嚣的城中村,她追寻自己的文学梦,灵魂在笔端的一刻是自由的,这种质朴的自由打动人心,使我们在读着她不动声色的文字时,望见了自己的影子,心头忽然地一热。
小人物质朴和坚忍品格被放大,诗和远方似乎从未如此近过。可是困顿的生活呢?范雨素的文字活着,而且感动了很多人,可是她的现实如此沉重,仍然封闭自己,说自己是一个底层的弱者,笃信命运,“我不相信文字可以改变生活”。这何尝不是一个生于农村的打工者的切身之痛!她深深地知道,在另一阶层人的眼里,他们是不一样的存在,麻雀终究还是麻雀,是不能和老鹰一样傲视长空的。
现在,舆论纷纷把范雨素和余秀华放在一起比对,美其名曰“诗有余秀华,文有范雨素”。是啊,原来只发现余秀华一个农村底层出身而有文学特长的中年女人,现在有了范雨素,就说她是“余秀华第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比较,缺少尊重,况且本身就不是一样的体裁,好比“北乔峰,南慕容”,虽然慕容会的武功多,然而功夫高低与乔峰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双方强在不同的方面。只是舆论消费需要的一个话题设置,这恰恰泄露出,范雨素成了一个贴上了“底层”标签的人物,如果没有了这个标签,我们将会在评判范雨素的文学和诗意时多给出多少的感情分?
范雨素的自传写得好,这是一个事实。但实际上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期。她12岁辍学,现在是一个育儿嫂,以为她至多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水平。谁知道她文笔老到,人物真实鲜活,情节铺陈得不着痕迹,居然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另一方面,我们对她所在的底层生活不熟悉,使我们有一种探究的心理,范雨素的故事,满足了我们站在此岸对彼岸的想象。我们疯狂为她描述的生活点赞,却并不代表有人愿意过她的生活。我们对文学的态度其实是轻薄的消费行为,和我们轻薄的赞赏如出一辙。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书。在范雨素的内心,“所谓的高层,底层都是同一个灵魂。”她读了很多书,应该是一个内心富庶的人。如果这一次,因文字带来的喧哗和骚动,可以改变她的命运,过上物质丰裕精神富足更有尊严的生活,我们祝福她,毕竟这不是坏事,她终于能够振翅高飞,鹰击长空了。
本报评论员
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