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作文大赛

文章导航

《悟风》

  太平,二字,九画,易写易读,简单却又绝不简单。管窥字墨间的杀伐,体味思想中的追求,千百年来,和平之愿从未中断。以风拟太平之愿,安时如低语,战时如遏云。悟风,便得以悟道。

  战,主金声,兵戈而为战。君不见,行军茂林伸忠义,埋骨异乡人不知。越南的茂林中埋了多少未能归乡的忠骨,名不可考,以无字碑奠其英魂。君不见,十年乡愁繁霜鬓,一朝抚墓泪自流。王琪尝为兵,囚于印度,流放至农村,困于印度五十有四年耳。有生之年幸归故土,然不得见其已故之母,其何悲哉!

  予先祖父未战时,或曰:“尝兵否?尝战否?”对曰:“未尝。”则曰:“勿称尔为君子。”先祖父投军,以全报国之志。祖父之母忧之,尝谓大母曰:“吾儿饥否?儿渴否?可有伤否?”大母亦忧祖父,然数与其言平安。三年后,祖父之母病重,祖父不得归,托人言一月后至。又半月,先祖父之母殁。大母尝谓予父曰:“尔父未得见祖母,愧之。”予三岁,先祖父郁郁而终,曾与父言:“愿无战耳!”

  何谓成长?其言“尝战否”,乃使人勿忘家国之志。于人也,为战争所迫,观满目疮痍,其于生命则敬之畏之。

  哲人观百姓于水火,感其志,忧其心,于是东有桃花源,西有乌托邦。屈大夫扈江离为饰,纫秋兰为佩,有皓皓皎月之白,终不可道夫先路;老聃道万物之化生,天地之为一,有上善若水之思,终叹小国寡民之乐。张载《横渠语录》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往圣虽不能实现理想,终有救万民于水火,开天下之太平之志。此乃哲人之成长。

  于常人也,救国之志遥而不及,太平之愿即一食、一酒、一书、一茶,有小斋容膝,有儿孙满堂。龙应台曾言:“尔与吾言家,吾可言何谓永恒。”尔勿需虔诚之如基督徒,慈悲之如佛陀,抑或存平天下之壮志,成长之所谓即护“小家”,风雨不动安如山。则可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成长之于国,莫过于安民、安家、安天下。以暴制暴,倏尔可平,似已达所愿。然其所为,百姓不服,他日如两儿争桑,终有一战。自此观之,以德服人,方为正道。国之成长,民心所向、思想之潮皆为大同。大同之意,非思想唯一,而人皆有天下太平之愿。其愿生,战可止,民可安,家可和,国可定,天下可太平。然则真可无战乎?可天下太平乎?无人能解。

  予觉困顿,罢笔就睡。忽忽然游于一小舟,夹岸有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舍船从口入,又数十步,豁然开朗。其间,黄发垂髫,青年男女皆笑而问答。缘山路而上,见一神树立于山巅,以苍青为幕,上悬木牌,多不可数,以红绸系之,入眼灼灼。牌上有字,远不可见,风过其处,可闻珠玉声。一道士立于树下,似觉予惑,揖而曰:“此树名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人之所愿,凝而为字,附于牌上,已积万世。予观之,所求大抵相同。”予答曰:“人之所求皆有不同,如何一致?”道士笑而叹曰:“稚子何知,请观其字。其真为树耶?”眝目视之,见木牌正反各一字,满树皆然,上书“太平”。予惊而觉,似有明悟,不知所云。只闻风声飒飒,寄天下之所求,散于谷中。悟风,便得以悟道。

  〖评委老师沈华点评〗

  笔端游走家国之间,言语纵横古今之际。近观当下之事,远望历史之象。名人之言、哲人之说,个人之见,熔于一炉。世态、史实、想象、言说,亦真亦幻,意味深远。言之凿也,情之切也,思之笃也。

  〖高中组第一周入围作品〗

  《犹未已》(俞越桐 杭州市第十四中高二8班)

  《青瓷未归》(陈鹏 余杭实验中学高三6班)

  《红胡萝卜丁》(叶有容 杭州第二中学高二7班)

  《白兰地仙人掌》(龚辰远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高一11班)


钱江晚报 作文大赛 b0002 《悟风》 2017-06-02 钱江晚报2017-06-0200010 2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