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m0001版:桐庐生活

桐庐县“清、青、亲”三步走

打造五水共治先行先享治理成果示范区

新合乡高枧自然村池塘(邻里中心)

  桐庐县围绕今年省委省政府剿灭劣Ⅴ类水重大决策部署,自加压力,提出“全县域、全天候消灭Ⅳ类及以下水体”工作目标,计划2017年消除145个Ⅳ类及以下小微水体,对60个精品村下辖471个小微水体进行生态化修复,并择优筛选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小微水体生态化修复工作,促进治水向产业转型,进一步实现村美民富。

  “大步走”加快综合整治

  以水清流畅促水体净化

  桐庐县经过多轮排查摸清家底,明确县域内小微水体共2057个,并设立“乡镇总微长—乡镇驻村干部—村级总微长—村干部”四级网格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2月初,桐庐县组织镇街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体检,全面完成采样、检测工作,共梳理出145个小微水体(含鱼塘)水质在Ⅳ类及以下,并完成“一点一策”方案制定,实施挂图作战。

  桐庐县五水办副主任方文剑表示:“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制了《小微水体整治技术指南》,制定了‘截污纳管、清除污泥、引入活水、生态修复’共性整治方针,明确了‘水清五无岸美’的具体验收标准,水清指的是活水流动且水质无异味、无异色,五无指的是水面及沿岸无漂浮物、无垃圾、无排污口、无明显污泥、无违章建筑,岸美指的是周边酌情美化、绿化。”据悉,截至5月底,全县145个Ⅳ类及以下小微水体整治整体形象进度为77%,其中已完成整治59个,6月10日开始将启动预验收工作。

  “逐步走”实施生态提升

  以水绿岸青促环境美化

  桐庐县在消灭Ⅳ类及以下水体的同时,对水体、岸坡、周边全面实施生态化设计和提升。该项工作计划分两批推进,2017年完成第一批60个精品村下辖小微水体生态修复,剩余第二批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

  推进中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和采用生态化护坡技术,将原本的土坡、石坎等进行改造,周边水泥固化的,则种植蔷薇、黄馨等倒挂植物;冬季及时收割植物,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在水岸生态修复、改造的同时,对周边景观和整体生态系统进行美化提升,种植草皮及风景树,利用植物的高低错落、色彩不一形成花红柳绿、四季变化的美丽景象。

  “跨步走”推进转型升级

  以亲水模式促产业优化

  桐庐县择优筛选,高标准规划,计划重点在60个精品村中打造30个天然浴场、40个嬉水乐园、80个邻里中心、3个水产养殖转型示范中心、1-2个最美渔牧农庄等精品示范点,力争成为小微水体整治杭州样本。

  挑选村民集聚区块的小微水体,打造成为村民休闲、娱乐集聚的“邻里中心”,让村民们享受治水成果。如新合乡高枧自然村,原来的死水塘经过截污纳管、引入活水提升水质,并在池塘周围打造水生景观提高观赏性,同时建设游步道、凉亭等供村民散步、休憩,如今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聚会纳凉的好去处。

  筛选大面积的小微水体,将水质较好的水源引入池塘,与周边同步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天然浴场或可游泳的水上娱乐中心。如桐君街道梅蓉村月亮湾池塘,通过引入活水、护坡整治、池塘清淤、水岸绿化等措施后,池塘面貌焕然一新,从富春江引入的活水保障了池塘的良好水质,成为村中的游泳池,被村民们称为“月亮湾泳池”。

  针对部分原水产养殖区,通过退养、减饵等举措,因地制宜地打造为“茭白+甲鱼”“千亩荷花”基地、“有机鱼养殖”等示范点,不仅改善水质,还提高了亩产附加值,带来经济效益。如莪山乡中门村在整治村内四五个臭鱼塘的同时种植有机茭白,并套养甲鱼,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体系。去年套养甲鱼的茭白地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给村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力争打造五水共治“先行先享”

  治理成果示范区

  截至目前,桐庐县总结经验、创新思路,通过“清、青、亲”三步走逐步实现水体净化、环境美化、产业优化,开创了小微水体“整治—提升—转型”的剿劣提质新模式,五水共治“先行先享”治理成果示范区跃然纸上。方文剑表示:“下一步我县将重点打造小微水体精品示范点,着力培育一批以治水促转型的经济综合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活全域旅游,持续打响桐庐‘绿水青山’金名片。”


钱江晚报 桐庐生活 m0001 桐庐县“清、青、亲”三步走 2017-06-09 钱江晚报2017-06-0900021;4176899;4176898 2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