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7版:嘉兴生活

去石库门寻屋里厢记忆

  去石库门寻屋里厢记忆

  管天瑞 文/摄

  越是发达的城市,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似乎越喜欢回顾过往。像北京人总是将“老北京”这三个字挂在嘴边,上海人也总是放不下过去“老上海”的情结。每个人都有着念旧的情感,只不过居住在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种情感更容易表现出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需要一个地方寄托他们对于“旧”的情感,而在上海,石库门无疑是最合适的地方。

  石库门是上海近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可以说是老上海社会的一个缩影。看着那石库门石墙上斑驳的痕迹,那是上海人在这里生活的印记。如今,石库门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高楼大厦。不过新天地商圈的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给了我们一个缅怀老上海、追寻历史回忆的好去处。

  新天地商圈周边的建筑本身就带着浓浓的老上海韵味,而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坐落于这里也显得相得益彰,一点都不突兀。博物馆是由一幢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的石库门老房子保留并改造而成,上下共两层,面积虽说算不上大,可还是有着七间各式各样的房间供人参观。来这之前,我还纳闷过博物馆名字中的“屋里厢”是什么意思,不过当步入博物馆的那一刻,答案油然而生,这“屋里厢”不就是上海话中“家中”的意思吗?石库门博物馆以一个石库门家庭的故事,贯穿参观始终,“原生态”展示是石库门博物馆的亮点。屋内的所有物件没有经过做旧的处理,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弄堂里所留存下来的实物,待在馆内,生活的气息随之扑面而来。跟着狭长的楼梯继续向上走,可以看到两楼层的楼梯间有着一个小房间,这里就是所谓的“亭子间”。亭子间是石库门房子里最差的房间,但是它本身却带着一些传奇色彩,鲁迅、巴金等优秀作家都曾驻足于亭子间内写下了一篇又一篇不朽之作,“亭子间文学”来源于此。馆内的亭子间被改造成了书房, 书桌上摆放着翻阅到一半的书籍,一顶黑帽被随手放在一旁,房内的陈设都是按照文人的居室摆放的。

  走上二楼,女儿房中还贴着民国时期的明星海报,梳妆台上的化妆品依旧摆放得整整齐齐,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一旁男女主人的主卧,比起女儿的房间面积要大上不少。夫妻两人的合照挂在墙上,一齐摆放在一边橱柜与圆桌勾勒出一幅夫妻两人恩爱的生活场面。

  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重现了老上海的生活状态,不同年纪的人在这可以有着不同的体验。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年轻人可以找回孩提时的童年回忆,而对小孩子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体验。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7 去石库门寻屋里厢记忆 2017-06-23 钱江晚报2017-06-2300008;钱江晚报2017-06-2300009;钱江晚报2017-06-2300010;4340069 2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