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人文·文娱

西湖边,两场钱报读书会
两位女作家,两本有关诗的新作

对诗的分享,是生活中优美的姿势

陈曼冬分享《遍看繁花》
卢文丽向浙图赠书

  在纯真年代书吧会客厅,诗评集《遍看繁花》的新书分享会如约而至。

  作家艾伟、文学批评家孙昌建是本次分享会的嘉宾,作家、资深媒体人鲁引弓主持了活动。

  2015年起,陈曼冬开始为一个叫做“我们读诗”的微信公众号写诗评专栏。

  “事实上,一个文学爱好者真的要开始写有特定对象感的文字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不适应。与平日里随性甚至任性而为的随笔挺不一样的。”她坦诚地说。

  “但内心终归是不服输的,磕磕绊绊每天一篇的写,居然也写了快两年。”起初,陈曼冬试图用学术的调调去解读诗歌,去评诗。试了几次之后,她发觉这样的创作在阅读上缺少诗性。“我想着其实大多数人爱诗,就像爱一个人;更多的,是一些感性的东西。我何不从这个角度试试看呢。”

  逐渐地,陈曼冬将经过打磨的生活细节融入了荐诗的篇章中。

  在场嘉宾也捕捉到了陈曼冬创作中的个人性:“曼冬荐诗”往往从创作时候的心境、状态出发,以此是进入诗歌。

  《遍看繁花》收录了其99篇荐诗。从松尾芭蕉到张枣,从博尔赫斯到马骅;陈曼冬荐评的,有国际著名诗人,也有中国现当代诗人。

  “从其中能够看出对诗歌的爱。”艾伟说。他与读者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念头:陈曼冬的诗评,其实是在摆pose(姿势)。诗评的意义,是在平庸的生活当中,摆出优美的姿势,“让你们看看,生活,其实是这样丰富。”

  “近年来,杭州的诗歌环境和阅读环境蒸蒸日上。”这是孙昌建的观察,“而曼冬的荐诗是这个环境中的一部分。”

  “有一个说法,叫‘文学是孤独的狂欢’。”陈曼冬转述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思考,“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狂欢’一点都不孤独,变得很热闹。”

  分享会聚集了杭城的诗歌和朗诵爱好者,来宾们饶有兴致地朗诵《遍看繁花》当中的诗歌和荐语。一个剃着圆寸的小男孩一本正经地读出了叶芝的《当你老了》。

卢文丽 现代人也要写西湖之诗

  下午1点30分,一场题为《报与西湖风月知》的诗歌朗诵会,在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拉开帷幕。

  卢文丽是诗人、作家。在西湖边长大的她,写下了《西湖印象诗100》。100首诗分为十个章节,以《诗经》里的句子连缀。

  《西湖印象诗100》被选为杭州市城市礼品,也被评论家誉为“以诗歌方式织就的西湖新名片”。

  首位登台朗诵的,是来自文澜朗诵团的赵语涵和向文澜。两位小友选择了白居易的旷世名篇《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稚嫩的音调诵出了反问,以及一种邀请。

  音乐人陈百川的《三潭印月》吉他弹唱,将“小瀛洲”、“九曲桥”和一艘唱晚的渔舟融入了卢文丽对西湖的抒情。

  音乐人应豪是杭州市歌的演唱者。与我们习惯的诗朗诵不同,他没有用配乐——直到最后,二胡响起,低沉的声音高高扬起,带上了唱腔: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这幅楹联引自“九溪十八涧”著名的林海亭。

  卢文丽把杜牧、李叔同、岳飞、白居易的诗作与今天的西湖结合。

  “尽管古人们已经为西湖写下了这么多诗篇,现代诗人也应该书写当下的西湖的美景。”卢文丽说。

  在朗诵会上,诗人卢文丽还将今年即将由光明出版社出版的《西湖印象诗100》线装版赠送给浙江图书馆,作为馆藏。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08 对诗的分享,是生活中优美的姿势 2017-07-30 4677054 2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