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从军旅文学看建军大业

文章导航

《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谈军旅文学的演进

在人的身上雕刻出英雄火花

《亮剑》剧照

  “九一八”事变后, 以萧红的《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为代表的小说,揭开了抗战时期军旅文学创作的序幕;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以丁玲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深入到前线,采写了大量的战地见闻,这些作品,后来收入到了报告文学集《华北的烽火》之中。

  这些作品大多充满了抗战之初富有时代感召力的气息,同时又带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但是,这些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军旅文学作品。

  从1927年到2017年,90年来,描写他们的战场与生活的军旅文学作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请来了《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为我们解读军旅文学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

  完美的军人是文学塑造的主体

  姜念光说,真正为军旅小说带来新变化的,还是新中国的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与军事有关的文学作品都是“武侠式”的:有“江湖仇杀”,有“武功擂台”。

  新中国成立之后,军旅小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开始塑造革命军人的形象,突出表现军队威力和军人在枪林弹雨中打下江山的可歌可泣的业绩。姜念光说,当时《红日》《林海雪原》这样的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同类型的中短篇也数不胜数。

  “这一时期军旅小说所塑造英雄形象时,主要就是为了反映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这些英雄拥有特别强大的威力和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因此他们的人物形象很高大,也很完美。”姜念光举了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句表达:“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姜念光说,这种完全肯定式的写作,成为了当时军旅小说的写作方向,并且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文革”期间,《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等作品,也依然是书写主人公“高、大、全的完美形象”。

  上世纪80年代

  “在人的身上雕刻出英雄火花”

  军旅小说发展的新时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上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军人形象开始发生了转变,他们依然还有着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但这些英雄慢慢回归个人,最终落到了具体的人的身上。姜念光说,圈内将这种新的形象塑造方式称为“在人的身上雕刻出英雄火花”。

  这一时期的军旅小说,跳出了曾经只有在“战场、操场、靶场”一类典型环境才能塑造典型形象的思路,除了战场环境和部队生活,写作者也将视野扩展到军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让军人也变成了具体的人。”姜念光说,他认为,这个时期的作品涌现出许多既有血肉,又不乏英雄气质和品质的军人形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徐怀忠的《西线轶事》,还有刘兆林、李存葆、刘亚洲等人的作品。

  “当时的许多作品都是引起过轰动,一些形象也深入人心,比如说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里,靳开来的形象,这个人脾气大,毛病多,但在前线他依然能成为英雄。还有忍辱负重的梁三喜,在当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许多军人的共鸣。”

  姜念光认为,一方面这是文学本身进入了新阶段,伴随着思想解放,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自然也进入了军旅小说创作的领域。而另一方面也跟当时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有关,“80年代提出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当时为了国民经济建设,军费方面是有缩减的。也因此,军人既有生活的压力,也有社会地位的落差。但此时依然还要去前线打仗,因为当时还发生了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军人心中既有英雄情结,也有作为人的卑微,因此,像梁三喜这样又是英雄又很悲情的角色,很容易引起军人的共鸣。”

  上世纪90年代

  从革命历史走进当下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整个社会发展重点也转向了经济建设。军人在这一时期如何认识自己的地位以及存在的义务,在军旅小说中得到了反映。

  “一种是军人特别坚持自己的军人理想,将之视为毕生事业从而孜孜不倦追求的。比如朱苏进和乔良的作品,他们依然保有军人的精英意识,书写主人公如何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职责。而另一种类型我们称之为农家军歌式的作品,比如陈怀国和陶纯作品。当时城乡分离很厉害,农村人想要摆脱现有的生活环境就两条路,要么考大学要么去当兵。但尽管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求生存,解决生活问题,但进入部队经历军队生活之后,主人公往往会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从一个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农民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姜念光说,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军旅小说的创作还是相当蓬勃的,但在之后二三十年,持“和平时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军旅小说创作也进入了十余年的低潮期。

  这一时期对于当代军人形象和军人生活的反映有明显的不足,作家对于军旅题材似乎也重视不够,军人的文学形象也很模糊。

  因此,有一些作家在立足当下的同时,向战争历史挖掘资源,这就产生了像《历史的天空》、《亮剑》这样的作品。姜念光分析,这些作品从80年代的风格脱胎出来,与现实接轨,也因此,塑造的军人形象性格鲜明,个人特点突出,体力智力都很发达,但优缺点也都特别明显,这种从革命战争历史中寻求资源,并与当下感受结合的军人形象和作品,成为了这一时期军旅小说的创作特点,并且也获得了成功。“我们怀念历史,有英雄情结,但我们立足当下,承认作为人的性格弱点和问题,通过这样的手法塑造出的军人形象,其中不乏当下人对军人形象的解读。”

  2000年以后

  思考军队对个体身心的改造

  在2000年之后到现在的十多年时间中,军队也在不断改革,并逐渐开始强调军队的全面现代化建设。

  因此,描绘军人形象的文学作品又开始增加,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是《士兵突击》、《DA师》等。姜念光认为,这种从现实挖掘并描绘现实的写作是军旅小说再次发展的标志。

  令姜念光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士兵突击》,他认为其中军人群像的描绘手法很好,对军队整体和军人成长的细致描画,也具有象征意味。同时又对时尚领域产生影响。这一时期的军旅小说,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所,会怎样改变改造一个人,同时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从肉体到精神到心灵会发生多大的转变。

  姜念光表示,目前就当代军旅小说创作来说,书写的军人形象开始往高智商和性格鲜明的方向上开始转变,这也是因为信息化现代化军事斗争环境下,需要这样的军人,而这样的人也确实存在。但就目前来说,还没有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军人形象出现。作为编辑,他也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尽快出现。


钱江晚报 从军旅文学看建军大业 a0011 在人的身上雕刻出英雄火花 2017-07-30 钱江晚报2017-07-3000006;钱江晚报2017-07-3000008;钱江晚报2017-07-3000009 2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