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服务体验,让小区自带“保温”功能
本报记者 王佳骏
融创书享会 |
中国铁建西湖国际城效果图 |
很多房企,并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他们站在探索的前沿,让居住告别了纯粹的建筑本身。
无论是享誉全国的绿城物业,还是圈内成为标杆的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亦或是融创的“书享”活动,一系列让居住体验感加分的产品和理念,这些年来,依托于城市的人文底蕴,在这方面使杭州房企引领了全国。
优秀的物业服务
就是美好生活的后盾
1995年绿城物业成立,进驻的第一个小区是丹桂花园,从这一年开始,绿城物业开始生根发芽。现任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总裁杨掌法告诉钱报记者,绿城物业成立初衷是作为房地产的配套,打理交付初期事务。
1998年,当大多数人对于物业还完全没有概念时,绿城物业开始走市场化,除了为绿城房产服务外,也为其他房产公司提供服务。
在没有品牌的情况下,绿城物业依靠“真诚和专业”打动客户,“那些房产公司的老总,从来没感受过物业公司这么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的项目设计方案,不厌其烦地修改、汇报,我们的方案他们看了也很心动,因为给项目带来了附加值。”杨掌法回忆道。
截至2016年12月,绿城服务业务已覆盖全国23个省、99个城市,服务的物业类型涵盖市政公建项目、城市综合体、商务写字楼、别墅、公寓、学校、足球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等,接管、咨询及代管的合同数目逾千个,总合同服务面积约2亿m2,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物业类型最多的物业服务企业之一。
物业为小区带来的增值显而易见,记者曾连续报道城中村骆家庄从去年改造到绿城物业进驻,目前骆家庄的租金持续上涨,几乎与周边公寓小区持平。
从“创造城市的美丽”,到“创造生活的美好”,这是宋卫平给绿城布置的一个新课题,也是绿城对生活的关照,对品质的坚守。
本周,绿城大家庭的新成员——绿城理想生活集团亮相。
宋卫平说,往前的20年,绿城靠美丽赢得市场地位和价值,往后就得靠美好生活。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就如绿城理想生活集团总经理祝军所言:品质是有局限的,但服务是没有天花板的。
一个社区自治样本
拥有一份宝贵的村民公约
山环水绕,竹影婆娑的良渚文化村,倚靠着5000年良渚文明遗址,坐拥5000亩自然山水,历经15年,由一座座社区组成的现代城市村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人居范本,更被视为中国新城镇开发的代表作品和样板。
业主们喜欢把自己叫做“村民”,2011年的春天,良渚文化村的业主自发制定推出了《村民公约》,这也是杭州大型社区第一份业主自律互助“公约”。它的诞生,为万科三好之“好邻居”的精神内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份没有强制力和惩罚措施保障的规范,通篇使用“我们会”,“我们乐于”这样的承诺句式。但村民们和万科却希望,能从这些短句开始,让这片远离闹市的大社区成为一座桃源。
“村民公约”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杭州社区文明风尚。记者两年前在良渚文化村采访,一位万科人指着铁板上锈红色的村民公约骄傲地说道:“为什么要用生锈的铁板来刻写?因为铁会氧化,我们希望直到它完全看不到的那一天,大家都已经刻在了心中,无字胜有字。”
将社会资源社区化
通过配套服务营造理想化生活
早在2014年, 中国铁建地产便意识到,房地产的开发并不只是建造房屋,营造配套及服务,才能提供更具舒适度的产品。继而提出了“生活家-筑家,更懂生活”理念,致力于通过“社会资源社区化”及“业主生活成品化”,打造成集合医疗、 教育、商业、互联网等于一体的品牌服务体系,让业主成为健康家、教育家、艺术家、理财家、享受家…… 2015年, 中国铁建地产将“生活家”进行了升级,加入了“互联网家”的概念。而到了今年,生活家已经更新到了3.0版本,增加了智能、集成等方面的理念。
我们从中国铁建地产在杭州已交付的项目中,都可以找到“生活家”体系的元素。中国铁建·国际城项目签约的文澜小学和浙幼师幼儿园,已经成为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而房子本身的价值,也随之大幅提升,这就是教育家的体现。
太阳城综合体,目前已经有多家知名商家入驻,满足了社区内业主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亲子等全方位需求,让业主实现了享受家的生活。
从社区阅读到全民阅读
实现“服务可视化”的理念
从社区层面入手,构建一个个阅读型的社区,丰富融创业主的精神世界,这是融创开展“书享”活动的初心。
“书享”的历程从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至今,已持续开展3年。今年,“书享”活动升级,首度推出“书享月”系列落地活动,以“让我们一起阅读”为主题,通过麦家书享开幕式、移动书架、线下书友会、书享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发出一起阅读的邀约,焕引分享的生命力。
正如著名作家麦家老师所言:读书就是回家,读书是滋养生活的方式,读书是让心灵回归的途径。
让阅读成为当下热门IP,归心再度升级,“书享”品牌从线上到线下,从社区阅读走向全民阅读。
除了“书享”之外,归心社区还拥有足迹、茶鉴等子品牌。未来,这些品牌都将以适当的形式在各大社区落地,实现“服务可视化”的理念,让社区焕发恒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