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十九大特别报道

中国经济正努力“创新活法”

专家解读:之前强调“去”,今后强调“补”,把动力提起来,把创新力补上来

史晋川: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专家,连续七次参与浙江省五年规划制定
刘胜军: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长期关注中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市场与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十九大报告中,涉及经济的内容不少,多角度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方向做了新鲜概述。比如开宗明义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比如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这些涉及经济领域的新表述,到底透露了多少今后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信息?钱江晚报记者特别邀请了三位长期专注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

  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专家解读】

  刘胜军:“新时代”的论断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金句,说明我国已经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整场报告听下来,你会发现报告内容非常全面,政治、经济、党建、外交方方面面都涉及了,其中涉及经济的内容基本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比如讲到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些都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史晋川:三个半小时的报告我是认真听完的,印象很深刻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中提出在新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单从经济方面看就能找到很多依据:比如我国经济从高速已转入中高速增长,过去五年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这些足以说明,我们的发展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跨入了小康社会。改革开放39年,“富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在进一步“富起来”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起来”。

  【关键词】

  分阶段

  十九大报告摘要: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专家解读】

  刘胜军:报告中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把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虽然没有具体展开,但其中透露的一个重要讯息是,在中央层面对我国未来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长远规划,特别是2020年到2035年的第一阶段,这个规划应该已经比较详细。

  白明: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次报告中提到把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说明现在我们的目标更明确了。

  现在离2020年也没几年,“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也正按部就班地干着,没完成的也已经有了工作安排。

  很明显报告中把2020年到203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按两个阶段来划分是结合了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现状和条件的,紧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两个阶段的定位也很明确,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二个阶段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关键词】

  创新

  十九大报告摘要: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专家解读】

  白明:我们正在努力“换一个活法”。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十九大报告中讲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特别强调“创新”。比如之前我们讲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主要强调的是“去”,那么未来主要强调的就是“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光“去”不行,还得“补”,补短板,提高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说中国经济创新力不足,那我们就把创新能力“补”上去,研发不行,就把研发能力“补”起来。

  按照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我们从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不只是我们的事,而且要跟国际上的创新结合起来。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讲,每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都带来若干年的经济成长的活力,创新活力有百八十年的释放期。中国是贸易大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会遇到贸易摩擦等很多问题,肯定会有竞争,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既要合理竞争,同时侧重于合作、互利共赢。所以这次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同时也提到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认为,这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分工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将产生深远影响。


钱江晚报 十九大特别报道 a0005 中国经济正努力“创新活法” 2017-10-21 钱江晚报2017-10-2100010;钱江晚报2017-10-2100014;钱江晚报2017-10-2100017;钱江晚报2017-10-2100020;钱江晚报2017-10-2100023;钱江晚报2017-10-2100015;钱江晚报2017-10-2100018;钱江晚报2017-10-2100021;钱江晚报2017-10-2100024;钱江晚报2017-10-2100016;钱江晚报2017-10-2100019;钱江晚报2017-10-2100022;5410231;5410235;5410236;5410234 2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