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i0005版:富阳生活

文章导航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夫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金林西正三十而立,而学养淳正,艺有所成,斯亦可畏矣!

  我与金林西颇有金石之缘,他对金石趣味那种由衷的热爱,总能让我重温青少年时对篆刻艺术的那份激情,正因为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某种超乎常人的喜爱,才能摒弃外界诸多诱惑,稳坐冷板凳;痴迷于艺事遂能孜孜不倦,津津有味而欲罢不能。从学习篆刻中获得的莫大乐趣又能激发出无限的艺术灵感与创造力,也许这就是天赋!论及天赋,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大发感慨:“噫,性中带来一语,事事皆然,不独填词一节。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吃,不能成佛作祖也。”我总觉得这种对诗书画印毫无来由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必定是“性中带来”,这一点在金林西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金石文字的学习过程十分艰苦,有时也十分枯燥,在旁人看来甚至是另类中人,苦不堪言,但他却能食髓知味、乐在其中,他的勤奋刻苦在我眼里更像是一种享受,未曾有丝毫的勉强。勤奋加天分,金林西远追秦汉,近取西泠,在书画篆刻艺术上筑基于淳正而深厚的传统经典,再有幸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院教授陈振濂先生门下,滋以了学院的文史书论修养,金林西正一步一个台阶登上自己所仰望的艺术高峰,即“文人气、书卷气,技法纯熟而又超乎技法的层面”。

  “取法乎上”虽一言中的,但也令人无所适从,迷津处若非有仙人指路则极易误入歧途。艺事若闭门摸索,亦如神农尝百草,定须吃过许多苦头。故寻求前辈的指引总是一条捷径。对于这一点,金林西与我也很投缘,看到他,仿佛看到当年骑着自行车四处寻访名师的自己。西泠钱君匋、刘江、陈左夫、李伏雨、陈仲芳、俞建华、袁道厚等诸位前辈对一位素昧平生的后进悉心指导、倾囊相授,这种高风亮节早已凝缩成记忆的精华滋养着我的人生。对于传统的艺术,首重在于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人格精神的传承。在此,我想将俞建华先生对我的淳淳教诲转益给金林西。俞老师告诫我:“在创新求变风气日盛的今天,如何取法、如何融会,都联系到对传统的态度,是为传统的弘扬添砖加瓦而展示自己的风采,还是以损碍传统为代价来扬名立万,其中就有一个具有道德内涵的责任感在起作用。这也许也为关泉所关注的吧。我想,对于一位有志于弘扬书刻艺术的人来说,不仅仅满足于对技艺的玩弄和“惊世骇俗”的表现,关键还是要从游艺进道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才是一位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我想,关泉是会这样做的。”我想,林西也会这样做的。

  简 历

  金林西,男,汉族。1985年生于浙江温岭。别署非昔、劬庵、臞夫、若昏堂。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陈振濂先生。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少儿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品获奖:

  2017年“品图杯”第七届浙江省青年书法选拔赛 银奖

  作品参展:

  2017年“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谢氏杯”全国书法百强榜、全国首届写经大展、第二届全国“观音山”杯书法大展、纪念虞世南诞辰145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第六、七、九届全浙展、浙江省第四、五届青年展、第五届中青展、第四届“温泉杯”书法展、浙江书法六十年系列特展之浙江书法精英展、浙江省第三届篆刻展、2009年中华书画印大展、2009年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 、2008年“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创作大会。

  论文

  2017年 《咸丰年间的丁文蔚“大碧山馆”交游考略》入选第五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并出版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个展

  2016年 《“苔痕”——金林西书法篆刻展》/杭州良渚文化村艺术中心

  金林西先生

  窗竹野泉联

  季关泉/文

  六一诗话一则

  惟甲子吾以降

  一灯能除千年暗

  金林西字非昔号劬庵


钱江晚报 富阳生活 i0005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2017-11-24 5798353 2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