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人变小了住进花草中
微博大V、建筑师鱼山,带着新书来杭告诉你一个美好的答案
本报记者 孙雯
眼下,正是杭城秋叶最美的季节。今年,杭州有15条道路启动了“白天不扫落叶”模式,供游人赏玩,让很多自拍控兴奋不已。但如果要玩得高级,玩得与众不同,还能怎么剑走偏锋?一本叫《草间 居游》的新书,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
这本书出自微博大V鱼山之手,他的本职是一名建筑师,但各色花花叶叶草草,在他的笔下有了新的生机。日前,鱼山来到杭州晓风书屋体育场路店,与读者分享新作。
他笔下的案头风景
有着“会心一笑”的童趣
应该怎么描述这本书呢?
《草间 居游》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案头居游;下篇:草间居游。
在鱼山画作中,人物化作拇指小人儿,穿行悠游于案头器物、自然花草之间。那穿长袍的小人儿,并无表情,仅凭动作表现居游的姿态——他们有古人风骨,却又如孩童般攀树、上墙、爬藤、偷果……借瓶为山,截枝为树。
鱼山是一名建筑师,名叫曾仁臻,鱼山是他的号。他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创作了大量有关中国园林、山水、空间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性画作。现实中,他也尽量使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画画,游园,逛山水。比如,来到杭州,他就去爬了吴山、凤凰山。
从《草间 居游》可见,江南的秋冬,非常好玩儿。
一片一片飘落的银杏叶子,堆积而成金黄的锥形帐篷,一对白袍红衣男女,忙着往里面屯果子。
“定制秋袍秋裤”的招牌下,还是那对男女,正在试穿树叶缝制的秋衣秋裤,边上的广告词写着:天然材料手工缝制。
这些画作,当然与生活有关。鱼山说,他曾花一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去村子里捡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叶子。
2015年春,一位朋友邀鱼山以“案头的风景”为题作一幅画。案头的一切,其实难画出新意,后来,他创作了《案前悟园图》,让拇指大小的人物出入案头花草器物之间。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案前悟园图》就源于鱼山家里的案头:“很多小东西都是朋友给我买的,有亭子、有塔,还有小桥;还有一些自己做的东西,有树枝做的笔架。还有鹅、有船……案头的世界,只要我们稍微动动脑子,想那么一会,就会发现特别有意思。”
拇指小人的草间生活
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
从案头到草间,《草间 居游》是一步步推进的。
那些蜷躯慵困于草庐、引颈闻香濯足花下的小人儿,或缘瓶攀藤,或骑枝偷果,或倚瓷胎而居……
后来,瓶瓶罐罐上开始出现门窗,从窗外能看到里面有桌椅,以及探身而出的人物形象——器物内部成为小人儿居住的家。
再后来,小人儿的有趣生活开始迈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空间。
鱼山说,作为一个建筑师,与其说是在设计房子,不如是在设计生活。
在他看来,自己的小画呈现出无数对于生活的联想。他建议大人可以带孩子看一看这本书。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童年记忆——
上课开小差,看天上的云,会把自己放在云里面;蹲在路边看蚂蚁,自己似乎也变小了,在草丛中穿梭。
这种儿童的天真视角,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如果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就可随时随地、在日常事物中间,寻找到快乐的东西。
为什么画这样的画?鱼山说与沈复也有关。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面,把土里的草、动物想象成一个很大的世界。文人,或者说很多人,都是从身边小的事物去想象大的世界,由小见大,来认识宏观世界。”
鱼山笔下这样让人“会心一笑”的场景,其实是中国文化中,人们对于身心归处的一种向往和寄托——人可以在自然中,以半包裹的状态去游玩、交往、休息。
“在我的画里,花草像山水一样扑面而来。这种呈现方式,其实是放大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小人与花草,怀抱着基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真的面对一个自然环境,想去经营我们的生活、经营我们的居所的时候,也许就可以信手拈来,做到更有趣。”
本报记者 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