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共聚”的鹤岩山
唐代已非常有名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浙萍
金华山探秘
“仙佛共聚”的鹤岩山
唐代已非常有名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浙萍
金华人爱登山。各种登山道中,人气最旺的要数离市区最近的尖峰山、四顾屏。然而在一些资深的登山爱好者眼中,金华山东边的鹤岩山,才是他们最钟情之地。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登山:山上5座庙
供奉各路神仙
鹤岩山离市区大约20里,如果说金华山像掠开双翅蹲在金华城北的一头雄鹰,那么鹤岩山是它东翼的一条筋骨。
开着车子穿过03省道北面的田野,来到山脚下的曹宅镇胡宅村。行走在野草没脚的小道上,山间安静得出奇,只听闻虫鸟奏鸣、水声淙淙。脚下出现许多盘根错节的树根,头顶上则是缠绕的野藤和浓荫。
再往前出现一条整齐的山道,一座褐色木牌楼赫然在眼前,上刻三个字:“鹤岩山”。
这个山海拔400多米,不算高。听村民说,这山上一共有5座庙,其他几处还有胡公庙、黄大仙庙、鹤岩寺等,供奉着各路神仙。
鹤岩山介于道、佛之间,罕见的“一山二教”,仙佛共聚,无疑是它最大的魅力。
居士:身居禅房斗室,抄写《金刚经》
鹤岩寺是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1993年重修。这座寺庙的形势口小腹大,第一进天王殿有些狭窄,到第二进天仙庙就豁然开朗。天仙庙前,竖立着四块石碑,许多字迹已经磨灭,依稀可以看出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那首《夏日登鹤岩》。
第三进大雄宝殿敞亮辉煌。在一侧禅房,遇到了一位正在抄写《金刚经》的老居士。
寺庙后坡地是一片竹林,有一条更崎岖的山路通向山顶,可以西眺金华城。
居士的本子上写着一行字:“不悟的时候,山是山,水是水。当悟的时候,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而最后,青山依旧是青山,光景却焕然一新,这就是般若见到诸法一如的实质。”
历史:鹤岩山在唐朝已成名
鹤岩山,又名书岩。全山有两个山头,一为狮山,一为象山,被称为“狮象守山门”。因山势两翼舒张,回旋成窝,其形如螺,所以又叫螺蛳岩。
鹤岩山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有名。唐代诗人戴叙伦曾作《夏日登鹤岩偶成》:“天风吹我上层岗,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光绪金华县志》记载,鹤岩山在唐贞观元年就已有僧人在此修身,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建寺,名“鹤岩寺”。
鹤岩山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有说此山因仙鹤而得名,也有传说黄大仙曾经在鹤岩山修道。我们还听山脚下胡宅村村民说,明朝一个皇帝怕这样的风水宝地出帝王,于是就下令把上山的100个和尚全都杀了。朱元璋不也是和尚出身么,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些传说,都为鹤岩山增添了几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