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访:船模省级非遗传承人钱兴国
一帆一桅,都是大海情怀
鲁佳 文/摄
钱兴国在根据图纸安装零件。 |
钱氏船模店里售卖的西洋船模——“海上主权号” |
钱兴国介绍舟山古渔船船模 |
浙江舟山的定海有一条古街叫做中大街,街上有一家“钱氏船模”,店里摆满了各式船模,大的小的、中式的西洋的……远看威武,近看精致,每一艘船模都按真船比例缩小的,精细到每一个零部件都是一模一样,并且均是手工制造。
店主人叫钱兴国,船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做船模并不是祖传的手艺,而是从他初中时的爱好开始。今年,钱兴国60周岁了,依然亲自打造一艘艘船模,他说船模代表着一种船文化也是海洋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来展示这些他亲手做出来的宝贝们。
与船模最初的结缘
其实是一本科技杂志
钱报记者来到这家“钱氏船模”店的时候,正好有客人在问钱兴国,“您怎么有这一手好技术呀?”钱兴国笑着说,“是玩出来的。”
其实,钱兴国和船模的缘,最早要提到一本杂志,叫做《中学科技》,里面包括航模的知识,“航模其实分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我做的就属于静态模型。”钱兴国告诉钱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当时初中毕业、18岁的他,到了木材公司上班,做了一名普通工人。
“大家都知道的,舟山以捕鱼为主,而造船师傅的材料就是去木材公司买的。”就这样,本身就喜爱船模的钱兴国,接触到了很多来公司挑选造船用木材的船厂采购员。船只哪个部位适合怎样的木材十分关键,通过向造船师傅和船厂的技术人员请教,钱兴国渐渐对“造船”技术熟悉起来。
手艺精细的他,在业余时间,利用木材公司剩余的木料,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渔船,这也是他做的第一批船模。“在材料方面,当时相对一般人来说要方便多了。”
在“大师”指导下
“造船”技术突飞猛进
而要说钱兴国“造船”技术的突飞猛进,不能不提到几位专家。
第一位是上世纪80年代舟山博物馆的馆长陈金生。“那个时候,舟山博物馆打算收藏一些中国的渔船,陈馆长请船工师傅做了一批1∶30、1∶25的船模。而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他之后,他觉得喜欢做船的年轻人很少,挺难得的,就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古船图纸和模型给我,一下子推进了我的‘造船’技术。”钱兴国对钱报记者说。
第二位是全国第一家个人船模博物馆创办者、工艺美术大师徐滨杰。“他当时专做船模,还在国际船模比赛里获过奖。”钱兴国说,船模当时在国际比赛里,中国其实是弱项。“我每个周末都坐一整夜的船去上海,向徐老师学习船模知识和技术。这一学,就是10多年,我们到现在还保持联系,徐老师今年已经80多岁了。”
“还有一位师傅厉害了,他叫赵幼雄,国际船模大赛的一级裁判。”钱兴国说,与赵老师的缘分还是来自电影《鸦片战争》,主拍摄地就在舟山,“当时赵老师要用旧船改造成英国的战船,向舟山博物馆寻找资料时,我通过博物馆长认识了他。”
“因为舟山当地渔民可能更注重船的牢固性和装载量,并不太讲究工艺和艺术,而这正是做船模必要的东西。”在专家的指导和交流中,上世纪70年代企业改制后的钱兴国,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和全职化的船模制作之路。
做船模一丝不苟
与真船要一个样
钱兴国的工作室离展厅不远,走路过去大约15分钟。一间不大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巨幅图纸和林林总总的船模部件。
工作室中间放着一艘半成品船模,叫“瓦萨号”,是一艘西洋船。凑近细瞧,船模的做工极为考究,楼梯、格子窗、桅杆、舱门等等,无一不是精致细巧。大到船板,小到桅杆上仅1毫米长的齿轮,都严格按照统一比例制作而成。
“你看,这直径不过1毫米的滑轮、船的龙骨接榫处和原船保持一致,甲板上护栏也都不能缺少,打绳结都有讲究,还要分析船的抗压、抗弯、抗风浪多少。”钱兴国说,西洋船模结构复杂细腻,要使用放大镜和微型工具制作,连铆钉这种细节,都要呈现出来。
钱兴国对船模制作一丝不苟,力求真实还原船的原貌,精细到一个浮雕的样子、一面旗帜的位置。一艘船模往往要耗时大半年时间。十几道制作工序,数以千计的零部件,需要一片片裁剪琢磨。“船模,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以前的真船,按照比例缩小制作出一模一样的,任何结构方面的改动都可能是一艘船模的败笔。”钱兴国说,如果是用作收藏或展示,甚至最好是当时的真船用什么木头,现在也用什么木头。他拿起一块船模甲板上的小木块,说:“这块小舱板,别看不起眼,要做好可不容易。为了做出层次感,我试了很多次,才找到两种色差合适的木材。”
正是有这样的工匠精神,让钱兴国制作的船模,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形态上,都获得专家和外界的认可,他的船模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比赛的各种奖项,最终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如今,钱兴国已经退休,不过他仍然亲手制作船模,还想趁着身体健朗,每年做一两艘精品船模。现在的展厅较小,展览的条件简陋了点,他希望能有一个更大的船模陈列馆,通过系列船只展示船舶演变历史。“全面展现各个年代、不同海域的船。”钱兴国说。“这不仅是一种船文化,也是一种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