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师的一切
像和快节奏“对着干”
70后的王淑娟无论走路,还是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
我说,看你的性格就像是那种能静得下心的人。
“我性子很急的,沉不住气,什么事情都要火急火燎去做掉的那种,这跟我的工作其实反差还蛮大的。”王淑娟说,馆里好多女修复师都跟她一样,本来是特别急躁的人。
“但很奇怪的是,我们一旦拿起针,就不急了。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王淑娟淡淡地说。
中丝博的修复“女天团”,每个年龄段都有,比如60后的楼淑琦主要负责新疆营盘男尸出土丝织品修复,也是馆里经验最丰富的修复师。
“今天刚做年终总结,之前一直看老师修复,觉得特别痛苦。”吴梦倩脱下白大褂,这个2017年7月刚来的1994年出生的女生,已经感受到了和她这个年龄女孩子的生活所存在的“反差”。
修复丝织品,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待得住。
“在我们馆里,能坚持留下来的,都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王淑娟说,你看,这些线那么乱,那么脏,尤其纺织品,因为很多都是直接附着在尸体身上,很臭,有的还长毛,发霉,结晶盐一块一块粘在上面。比如南宋这件衣服气味就很重,尤其是女孩子都不太能受得了。
为什么她们却能受得了,坐得住?
“看着这些出土的乱麻,在我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件比较完整的衣服,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可以说是欣慰。”她说,做纺织品修复,每天都是做同一件事,对着一堆破布修修补补,但,这个世界没有两件相同的文物,这也是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修复,是慢工细活,更需要“畏首畏尾”。修复师的一切,好像都在和当下的快节奏“对着干”。 本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