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6版:余杭·人物

郑洪广:“桃”“梨”满天下

  “种桃梨,找洪广”,这是杭州与周边地区许多果农间的一句口头禅。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种好桃、梨这两种果树,没有种苗、不会技术,没关系,只要找到郑洪广,那就成功了一半了。

  种了近二十年桃、梨的郑洪广,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更是一个老师,他编写桃梨的栽培教程,免费给果农授课、培训,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带动农民共同创业致富。

  他真的是一名老师

  每隔一两周,在郑洪广的玉渚农业园,总会迎来一批“学生”听他实地授课。

  “看到枝上鼓鼓的芽了吗,鼓的叫做花芽,越多表示明年果子就越多,会不会丰收一眼便知。”在满园的桃树、梨树间,学生们认真听着郑洪广讲解,这是对着黑板、书本都学不到的知识。

  郑洪广说,许多果农学历不高,普通的授课他们不能理解,这样看过示范过他们才能真正接受。几年下来,两千余人次参加了郑洪广的田间课堂,提升了大批果农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种植果树的信心。

  去年,他这里被授予浙江省第一家农民田间学校。

  许多人并不知道,郑洪广真的是一名老师,八十年代,他曾在良渚中学、大陆中学当过五年语文老师,后来,因为咽喉炎才离开了教师岗位。

  正是怀着教书育人、传递知识的信念,在通过自己十几年努力专研、学习、实践桃梨种植技术后,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把这些宝贵的知识教给更多需要的人。

  在玉渚农业园里,这种属于语文老师的气质感亦随处可见。

  橱窗里张贴着两首他自己写的小诗,关于对母亲的感恩,和对农业的赞美,他说做农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就要用最善良美丽的心去对待;园中有一处玉琮的石雕,这里是他向参观者讲述良渚文化的地方,他说自己是良渚人,有责任去传承传递良渚文化……

  与郑洪广接触越多,越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朴实的乡村教师,言语不多,低调而执著地做着自己坚持的事。

  他刚成了一名人大代表

  今年,郑洪广刚刚当选余杭区人大代表。

  “作为人大代表,我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三农上,这既是我的根本也是我的优势,更好地去帮助农民创业致富。”他说。

  这五年来,郑洪广的“玉渚农业”始终秉持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做精做优的理念来经营,与时俱进,优化融合资源,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郑洪广的办公室里,一块块荣誉奖牌都叠在一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国家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早熟蜜梨和鲜桃评比金奖”……放在最前面的是刚获得的“余杭区突出贡献人才”的奖牌。所有这些奖牌,他从没有想到过去挂起来、钉上墙。

  今年,玉渚农业园区经营看好,在行业内影响提升,郑洪广也没有想着去扩大经营规模,而是承接了浙江省第一个新型职业农民“桃、梨果树高级研修班”,逐步形成了生产技术培训与高层次研修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对我来讲,农业园区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只卖苗卖果子的园子,无论是农林专业的学生还是果农们,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到他们。”

  当然,当选人大代表后,责任更重了,郑洪广也更忙了。

  “结合党的十九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报告精神,我对玉渚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考虑,对桃、梨生产示范,种苗繁育,农业技术培训这三大功能也有了更好的谋划。”

  春耕秋收,撒下种子,用心照料,终能收获,这便是农业千百年来给予人们最好的证明。对郑洪广而言,坚守理想、不忘初心,终能“桃”“梨”满天下!

  人大代表首先要在自己的职业上能做到表率,能够做出成绩。就像郑洪广说的一样,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怎么说得过去呢?在余杭,人大代表们不仅积极走访调研、深入第一线,在本职工作上也都非常出色。脚踏实地,肯比平常人多一份努力与付出,自然会收获更多的果实。代表故事,讲的只是普通的故事,只是细读,能够感受一份他们的坚持与执着。


钱江晚报 余杭·人物 y0006 郑洪广:“桃”“梨”满天下 2018-01-12 钱江晚报2018-01-1200009;6295382;6295381;6295378;6295380;6295384 2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