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落下”
萧山区救助站召唤街头流浪者“回家”
王晨晨 戚天琪 茅迪娜
王晨晨 戚天琪 茅迪娜
“一个都不能落下”
萧山区救助站召唤街头流浪者“回家”
春节临近,归心似箭的人们开始了回家的期盼。而那些居无定所、生活无着的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他们的家又在何方?1月16日上午,笔者走进位于萧山区沈家里路208号的萧山区救助管理站,这是在萧“流浪者”温暖的“避风港”。
2017年全年,区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1人次,其中精神病人74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42人次,未成年人37人次。
“临时之家”,情暖流浪者
走进救助站,救助区域男女住宿区是分开的,还有专门的少儿区。男区的床位比较多,女区每个房间住4个人左右,一人一床,每个床位都配有厚实的被褥,且都收拾得蛮整齐也无异味,每个区域都有卫生间和洗浴室等基本设施,冬天可以洗热水澡,每个房间都添置了空调,最近晚上空调都是开启的。当天,一位流浪汉正在活动室看电视,还有位流浪汉在房间内睡午觉。在救助站,流浪汉还可以免费享受一日三餐,有荤有素。错过饭点到救助站救助的,工作人员会提供泡面、饼干、热水等食物。
2017年11月中旬,区救助站便启动了“寒冬送温暖”行动,工作人员分为4个小组根据温度,分时间段开展零点行动、冰点行动,0℃以上为晚8点到次日凌晨1点,0℃以下为晚8点到次日清晨5点,走上街头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拾荒、打工无着落的,特别是身体又不好的弱势群体,及时发现及时劝导并及时救助,做到兜底救助、零门槛救助。
截至目前,该站上街巡查183人次,出动巡查46车次,救助71人次,其中送医3人次;发放食品67份、药品12份,衣物78件,救助引导卡45张。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符合救助的人群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二是流浪的未成年人,三是家庭暴力受害者,四是被骗、被盗、被抢的受害者,进行身份甄别后,均可以向救助站申请救助。区救助管理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拨打电话0571—82674515就能跟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联系上。如果记不住,关键时刻请拨打110求助。
联系救助站的方式有3种:乘K701路、K726路、K719路到杭齿厂、杭齿技校或山水苑下车,再走上一小段就能到达沈家里路208号的救助站。
最后,救助站工作人员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当遇到情况特殊的流浪乞讨人员时,可适当给予食品或衣物上的帮助,但一般不要给予钱财上的救助,以防被骗。
家的气息,在蛛丝马迹里寻求
“每一位流浪者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我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他们,为他们找寻回家的路。”区救助管理站的谭站长介绍说,区救助站通过DNA血样采集和“互联网+寻亲”等模式,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寻亲工作。传统救助模式依靠的只是救助站的单一力量,只能从受助人员身上入手,导致工作战线漫长、成效慢。“互联网+寻亲”就起到突破地域限制,实时更新,互联互通的效果,便于寻亲家庭查找走失的家人,帮助滞留受助人员早日回归家庭。
到目前为止,区救助管理站开通的网络寻亲途径有:全国救助管理系统寻亲网、头条寻人、网络新闻媒体、微信群、微博等。据悉,2017年,区救助管理站共帮助3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年护送返乡57人次,护送返乡里程近25万公里。
最近,救助站工作人员正在为一位84岁的老人张某找寻亲人。老人说,自己是上海松江县城东公社人,来萧山40多年了,租住在农民房里,未婚未育,一直在坎山路边修鞋子。2018年年初,老人突然病倒,被周边的居民送往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目前,我们已经联系上海警方配合寻找,也在各个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希望早日为老人找到亲人,过一个好年!”救助站工作人员说。
在萧山救助管理站,曾有一位十几岁的临浦少年三年内多次进出,令救助站工作人员印象特别深刻。2013年,年仅9岁的小乐(化名)第一次被送到救助站,衣衫褴褛,眼里满是彷徨。经救助站调查,了解到小乐当年是被患肝癌的父亲领养的。在小乐5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家里人便对他不管不问,他成了没人要的“野孩子”,流落街头,蜷缩在城市角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联系小乐的家人,希望小乐的生活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是每次把小乐送回家,过一段时间,他又出现在了救助站。“来的次数多了,我们都有感情了。孩子很可爱,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为孩子找到亲生父母!”谭站长表示,小乐的归处牵动着救助站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
最后,在区公安户政部门的协同帮助下,终于为小乐找到了亲生母亲。小乐的母亲当年未婚生子,无奈之下,将孩子卖给了别人。2016年8月1日,小乐的亲生母亲从家乡赶到萧山,亲人相认那一刻,母子稍显生疏,但毕竟血浓于水,两人泪眼婆娑紧紧拥抱。救助站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还为他们买了回家的车票。
“救助站不仅仅是流浪乞讨人员一个临时温暖的家,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返乡,找到失联的亲人,这需要细心发现、热心感化、爱心坚持。”谭站长说。让每个流浪人员回家,唯有坚持、坚守、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