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时评·个论

当人民不再是“人民”,是何用意

  四川成都永宁镇天王社区的几位居民想找社区书记反映一下饮用水的问题,没想到竟被扣上了“不是人民”的大帽子,被驱逐出了人民的队伍。

  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旭在接待过程中对群众口无遮拦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你不是人民。目前,周旭因在接待群众过程中态度生硬,言语不当,造成负面影响,有损基层党员干部形象,被停职调查。

  几位居民只是在反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正常的维权,怎么就被驱逐出人民的队伍呢?难道遇到困难,不找社区,才是合格的人民?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不正是社区的工作职责、分内的事吗?怎么就成了书记眼中的“敌人”,怎么连合法的权益也被剥夺了?

  人民和公民是两种不同话语体系中的用词,并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讨论。创设人民公民之分这套话语体系,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它至多只是个别基层官员推卸责任的一个借口,拿这种东西糊弄前来办事的群众。它也有转嫁责任之嫌,不反思自己的官僚作风,反怪群众找麻烦,不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责怪群众有问题。

  它甚至还有抛开法律、权大于法、与法律争权、自说自话的意味在里头。公民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的施舍和恩赐。政府是为服务全体公民设定的,不是为服务特定人群设定的,官员没有选择服务谁不服务谁的权力。区分人民和公民以后,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谁是人民谁是公民,到底谁说了算呢?不可能找到这样一套现成的标准,最后演变成官员自己说了算,就像成都的这位社区书记一样,我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我不想为你服务,就可以不为你服务。如此一来,公民的合法权益被剥夺了,法律存在的意义被架空了。这岂不是在变相地搞一言堂?我们当然不能让这种自说自话的东西存在。

  一句“你不是人民”,多少特权思想、官僚作派在里头。这位书记的话是个案,但这种思想还是能从日常的工作作风中找到来源的。有些基层官员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将提意见的人视为麻烦,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有些官员习惯了家长作风,说一不二,作风蛮横,把自己与别人对立起来,把自己凌驾于社会和人民之上。

  拿是不是人民或者是不是群众说事的,也远不止成都的这位官员,有些基层官员,被质疑不作为,不为人民服务时,就辩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服务”,把人民这个统称跟一个个具体的人区别开来。这些做法跟成都的这位书记,想达到的目的几乎是一样的,就是不想为人民服务。

  人民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名词,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为一个空泛的名词服务,而是为一个个具体的人服务。

  提意见的人不仅是人民,而且他还是在履行一个公民的职责。公职人员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居民有接受服务的权利,也有监管政府的权力,基层政府需要时刻面对群众的声音,面对不同的声音,时时刻刻接受群众的监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钱江晚报 时评·个论 a0016 当人民不再是“人民”,是何用意 2018-01-21 钱江晚报2018-01-2100006 2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