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乡村寄宿学校,助力教育脱贫
本报评论员 李晓鹏
扶贫进入了最艰难的攻坚阶段。不仅要在几年内实现7000万人摆脱贫困这一宏伟目标,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不再发生、不再重复。在农村地区,后一个目标特别有赖于教育功能发挥关键作用。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赋予“贫二代”更完善的知识储备,更加独立自主昂扬上进的意志品质,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真正脱离贫困。
昨天,在一年一度的“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之前,马云召集80位企业家举行午餐会,认真探讨一件关于教育脱贫的事情——在中国贫困乡村进一步推动并校计划,同时让那里的孩子们能够读上条件完善的寄宿制学校。
马云观察到,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小学空在那儿,只有十几个学生,一两个老师,教五六个年级”。不仅如此,离家远也成为农村教育不可忽视的现状。“冰花男孩”王福满只是偶然间成为网红,而比他离学校更远、路途更艰苦的乡村孩子,又何止百万?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2016)显示,农村小学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5.4公里,而农村初中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17.5公里,很多农村学生每天上学往返要用去4-5个小时。
规模才能产生效益,集中才能实现脱贫。要实现“教育脱贫”,一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相似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不输在起跑线上;二要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脱离原生贫困环境的影响,与现代文明无缝对接。原子化状态的农村教育现状,无法实现投入与效益的最大化,再多的投入也难以产生效益,并校在所难免。
然而,并校的水准有高有低,低水准的并校只能减少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成本,并不能提升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生活也没有与原生贫困脱离,思想上和精神上都很难摆脱贫困的影响。只有真正实现集中、免费、食宿全包的标准化教育,才能通过教育摆脱贫困。
所以,真正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并不仅仅是一所学校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系统。要挑选出真正有水平的乡村教师,从待遇上制度上保证其社会地位和向上的通道;要有发达完善的校车系统,每周定期在家门口接送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路上;要有周到细致的食宿环境和服务,确保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尤其对“留守儿童”来说,失去小家温暖的同时,社会要给他们“大家”的关怀。
应该看到的是,国家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推广并校,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并为之投入巨款。但无论从覆盖面受益面和实际效果看,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农村地区环境,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其工程的艰巨性,绝非政府一家可以承担,而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们的介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马云向企业家们发出参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益项目的倡议,正是为了配合政府,在农村扶贫脱贫的关键攻坚战中出一把力,使一把劲,也是新时代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马云在乡村教育方面持续的投入和关注说明,做公益不仅仅是给钱了事,而是需要长久关注某一具体项目和领域,持续不断参与和投入,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本报评论员
李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