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足百人到1674人,基金管理人团队日渐庞大
“小鲜肉”扛起基金管理大梁
从不足百人到1674人,基金管理人团队日渐庞大
“小鲜肉”扛起基金管理大梁
近期,一天募资300亿的兴全合宜基金“火”了,投资者老刘连称幸运,因为他成功购买了3万元。“我就是冲着这只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买的。虽然说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但过往业绩至少能证明他是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
“名人效应”同样适用于公募基金行业,“爆款”基金接二连三出现,也与其背后的掌舵手——基金经理密不可分。公募基金经历了十年发展历程,并且在2017年递交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最强大脑”功不可没。
从基金经理人才队伍上看,从最初的寥寥不足百人,发展至如今的1674人,这其中,既有初出茅庐的“小鲜肉”,也有着多年从业历程的“老司机”。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2日,共有131家基金公司、4714只基金产品,背后的核心管理人员就是这1674人。其中,任职期限在1年以下的基金经理有346人,占比20.67%;任职期限在1年到3年之间的基金经理共有699人,占比41.75%。任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仅41位,占比为2.44%。
从数据看,管理年限在3年以下的“小鲜肉”已远超过“老司机”。任职年限最长的是广发基金的易阳方,他有着十四五年的管理经验,管理基金数量多达9只。任职年限最短的如中欧基金的于浩成、天弘基金的郭相博、沙川、华夏基金的黄芳等,都是从今年1月份才开始上任。
不过,年龄、颜值、经验都不能成为基金经理的评价标准,真正的衡量指标还得看管理业绩及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基金经理管理业绩方面,整体数据上“小鲜肉”略胜一筹。如诺安基金的盛震山,管理年限为2.33年,获得的收益回报已有20.95%。而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与平衡型基金业绩比较中,“老司机”的回报则更为理想。 本报记者 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