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9版:人文·文娱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新馆昨正式启用

怀庐迎来首展 满目“绿水青山”

  本报讯 常走杭州灵隐路的人应该有印象,在九里松隧道和灵隐路的交叉口附近,有一幢精致的西式楼房,隐在青灰围墙内,古朴宁谧。它叫“怀庐”,建于民国时期,原名“韩明德堂”。

  昨天,这座老建筑焕发了新生命——整修过后,作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新馆正式启用,迎来的第一个展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主题创作书画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44位省文史馆馆员、研究员创作的48幅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作品,是对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主题,组织馆员开展主题艺术创作的一次成果集中展示。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1953年在杭正式成立,60多年来聘任馆员近400名。在硕德耆宿的群老中,有国学大师、首任馆长马一浮;墨子专家、第二任馆长王驾吾;有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副馆长邵裴子,还有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和西泠印社社长的副馆长张宗祥,以及著名记者、时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的副馆长宋云彬等等。

  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在开幕致辞中说,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有了这座新馆,等于有了一个艺术创作研讨的专门场所,更能激发工作热情。而艺术家们的创作也百花齐放,王冬龄创作了书法《唐宋之问诗句》,潘渭滨创作了国画《梅开五福竹报平安》,郭学焕创作了篆刻《谢灵运诗句》……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合一的作品。

  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墨篆刻的作品《诗画江南》,其中有一方印品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里面有三个“山”字,要变化得恰到好处,陈墨一开始还挺有压力,不过,到绿水青山里去创作给了他灵感。陈墨告诉记者:“我是在安吉创作这方印的。身处青山绿水中,感觉真的不一样,刻完后修改了一遍就好了。” 本报记者 庄小蕾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19 怀庐迎来首展 满目“绿水青山” 2018-02-07 6540713 2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