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全民阅读·晚潮

满满正能量
朗朗时代情

——读裘山山《家书》有感

  收到著名作家裘山山寄来的《家书》后,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里,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了。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离奇的故事,通篇是一个家庭里父女、母女、姐妹之间的书信往来。从13岁到30岁,正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裘山山从一个懵懂、青涩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军人、一个作家,《家书》通过无数封家信的记载、还原了那逝去的岁月和主人公的成长轨迹。这是一部真正的温情之作,更是一部充满了满满正能量的好书。

  裘山山是我们浙江日报的老朋友、老作者。我在上班时,就经常与裘山山电话联系,有时也有书信来往。那时,我是浙江日报钱塘周末部主任,副刊《钱塘江》需要大量名作家的稿子。裘山山是我们浙江日报编辑徐前同志的女儿。所以,向裘山山约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裘山山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她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稿子,首发在我们的报纸上。

  我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是裘山山两年多心血的结晶。事出偶然,2015年,在父亲去世两年后,裘山山与姐姐才恢复心情的平静,开始整理父亲的房间。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她们发现了满满一箱子信件,这些信件用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还用小字条注明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数一数,竟然有500多封。在整理过程中,裘山山更体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培养教育自己的心血。她说:“也许,父母那么仔细地留下这些信,就是希望我有一天,会去整理它们。”

  在《家书》中,裘山山用一封封书信和一张张原汁原味的老照片,立体地展示了一段记录在书信中的家庭历史。裘山山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因此,她们一家在几十年时间里总是聚少离多。最极端的时候,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地方。她说:“所以,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和网络的年代,正是靠着这一封封家信,将一个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家庭连成了一个整体。

  有一段时间,我与裘山山的父母是邻居。我们同住在浙江日报的科学馆内,几乎是门对门。有一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那是1982年,我的儿子刚出生不久,晚上睡觉经常出盗汗。医生诊断是缺钙,最好的办法是让婴儿多晒太阳。时值冬季,室外很冷。我家住的是朝北的房间,裘山山妈妈住朝南的房间,晴天房间里半个房间的太阳。知道这件事后,徐前就每天让我爱人抱着孩子去她家晒太阳。我们怕打搅她,可徐前总是客气地说没有关系。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孩子缺钙的问题果然好多了。

  在《家书》里,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视、回味那个时代的家长里短里蕴含的人间真情,以及各种一度被主人公忽略的细节。“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父亲的,那是1971年,我13岁。”“1973年,第二封信,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也只有300多字。”一个当今的文学大咖,写了好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好小说,得奖无数。然而,她的起点就是那样稚嫩,又是那样真实。

  1977年,18岁的裘山山入伍了。两年后,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到1983年毕业。这是第一件喜事。

  对她们这个家庭来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喜事连连。“妈妈摘掉了‘右派’帽子”,这是家里的第二件喜事。她这样描述收到妈妈来信后的心情:“我看了信,心情无法言说。发了一会儿呆,只觉得整个人忽的一下轻松了,明亮了,长期以来压在心里的大石头被搬走了……”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体现当年的人间真情。“一笔60元的’巨款是怎样花掉的”:1978年入伍后,裘山山每个月的津贴七块七毛五,连里要求她们每月存五元。一年后,也就是1979年1月,司务处把钱返还给她们。“巨款啊。我认真规划了这60元的用途。给爸爸买茅台,当时茅台才九元一瓶,军人服务社就能买到;给妈妈买了花生酱,给姐姐买了衬衣,给自己买了个半导体收音机,就所剩无几了。”

  《家书》,是裘山山一家从1971年到1988年的生活记录,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年轻的共和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信里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裘山山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了:经过多年努力,姐姐从西安调回了杭州;妈妈右派摘了帽,恢复了工作;父亲入了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也看到了年轻的共和国正在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虽然1980年的春节,她们一家人还是天各一方,父亲在长沙,母亲在杭州,姐姐在西安,而裘山山在成都。在短暂的相聚之后,她们在长沙火车站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样的家书,满满都是正能量,为我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明朗。这是以往我在很多家书中都没有看到过的。

  《家书》 裘山山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晚潮 a0014 满满正能量
朗朗时代情
2018-02-25 钱江晚报2018-02-2500007 2 2018年02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