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松绑”孩子们的童年
代表委员为学生减负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从以前老百姓关注的“课业负担”到如今的“课外负担”,一字之差凸显当前“减负”这个老难题的新特点,也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校内减负 校外加负”
课外培训出现“剧场效应”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不怕同桌是学霸 下联:就怕学霸放寒假 横批:差距越拉越大”,道出了家长和孩子们面对课外培训的焦虑。或许正因为“班里的孩子都在上”“不上恐怕会落后”,一些本不想送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也不得不加入课外培训的大潮。
“课外培训已经不局限于发达地区和名校的学生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说,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课外培训也很盛行。
不少人将此现象称为“剧场效应”。在剧场中,前排观众若站起来,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也只好被迫站起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最后苦的是孩子。”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说。
他认为,目前学生课外负担重,主要还是来自家长为子女报的各种培训班。学校一般不会给学生布置过多作业,不少家长内心过高的期望值以及“攀比”“从众”心理,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厮杀”趋势愈演愈烈。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整治培训市场乱象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说,有的人拿着公办教师的待遇,却不用心在学校教书,而是把精力放在补习班上。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认为,要重点治理教师校外代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从教行为,严明教师管理纲纪。“教师校外培训代课就是违纪,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学校连续发生教师违规违纪校外代课的,要追究学校领导责任。”
2月底,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三个阶段的专项治理行动。
“治理行动的出台非常及时。”王璟说,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培优班”“补差班”“能上名牌学校”的噱头忽悠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外培训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破除“唯分数论”
树立正确成才观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减负难”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全社会共同发力。
“很多人认为好学校的评价标准就是升学率高,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好,用分数这个单一标准来评价孩子和学校,造成减负缺少内在动因。”王璟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领域发挥特长,按照不同途径去成才。
张复明建议,要加快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落实学校招生自主权,建立多元评价、等级评价、分类评价体系。
“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张复明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看来,过分推崇高学历人才,忽视职业技能型人才,这样不仅加重学生负担,也消减青少年个人兴趣特长,也容易造成毕业生市场需求脱节。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