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细酌邀桐君
董利荣
桐庐是华夏中药鼻祖桐君故里。“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告诉我们,桐君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始祖。那么,桐庐无疑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一瓢细酌邀桐君
在美丽的富春江与清丽的分水江交汇处,有一座精致的小山,宛若水波纹项链上的一颗翡翠,特别惹人喜爱。因其精致与奇妙,素有“小金山”之称。近代大师梁启超曾把它比作“峨眉之一角”,而梁的老师康有为则认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这座山,便是桐君山。
桐君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与一个人物有关,那就是桐君。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大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老人在此两江交汇处的小山(由于此山在桐庐老县城的东面,姑且叫它东山)之上,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老人究竟来自何处,姓甚名谁?人们都不得而知。他每每采了草药之后,就在东山上桐树下的茅草庐内,煎药炼丹,研究药理,记录药性。又常常坐在桐树旁,义务为百姓诊病开药。人们问他姓名,老人笑而不答,指指身后那棵桐树,算是回答。于是,人们便尊称他为桐君。这座山的名字就叫桐君山。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公元225年建县时,为了怀念桐君老人,便用“桐庐”作为县名。从此,桐君老人在桐树下所结之庐,理所当然地成了所有桐庐人的温馨家园。桐君老人,也毫无疑问成为桐庐人的精神偶像。
千百年来,桐君的故事,流传在桐庐民间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在历史文献典籍中,也流传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在历朝历代的文人眼中,桐君无疑是一个谜一样的仙人般人物,“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元·俞颐轩)“以桐为姓以庐名,世世代代是隐君”(明·孙纲)。他何姓何名?生卒于何年何月?从何来又何往?人们一概不知。桐君,是一个最大的隐者。
然而,隐去的是姓名与生平,隐不去的是他悬壶济世的功德,是人们对他的思念与纪念。尽管桐君所在的年代尚未发明文字,但桐君想必已经用他特有的方式研究记录各种中草药的性味。“古昔有桐君,结庐憩桐木。问姓即指桐,采药秘仙箓。”元末明初桐庐大才子徐舫笔下的“采药秘仙箓”,便是指典籍中记载的后人撰录的《桐君釆药箓》一书。桐君,毫无争议地被尊称为华夏中药鼻祖。
桐君与中医药文化的渊源,应该是广为人知的。“桐君阁”“桐君堂”“桐君国医馆”等等与中医药相关的名称,如今几乎随处可见。然而,你可曾知道,桐君还与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诗的意思是说,炎帝神农氏虽然咬嚼初尝发现了茶叶,但他还不懂得煎煮。桐君不仅开始煎煮茶叶,而且还在采药箓里记录了茶叶的味性与功效。从咬嚼初尝到煎煮品尝,对茶叶的使用享用几乎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茶叶与水的结合是桐君的首创。茶汤的问世,使茶从最早的药用走向了日常的饮用。由此可见,如果说炎帝神农氏是茶祖,那么,桐君便是茶文化之始祖。桐庐乃至富春江流域堪称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这也为杭州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提供了厚实的历史人文支撑。
其实,从刘禹锡开始,古人早就把桐君看作是知茶懂茶的第一人。清朝“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1768年~1822年)便是如此。这位自号曼生的钱塘才子一生嗜茶,并且擅长制作紫砂壶,人称“曼生壶”,壶上此句流传甚广:
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白石乃一款绿茶的名称,其名既与仙人有关,更与文人相关。“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首古歌中的句子。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这位白石道人喜饮茶,这一爱好似乎传染给“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他在作画之余喜饮绿茶,并将其命名为“清泉白石茶”。无怪乎陈曼生会写下“煮白石,泛绿云”的句子。这一份文人间雅好的传承,他懂。
“一瓢细酌邀桐君。”陈曼生细酌的这一瓢,当然是茶。那么,他为何会“邀桐君”呢?显然,在他眼里,桐君是最知茶懂茶之人,是他的茶中知己。正因为桐君,后人才能得以一瓢细酌。这一份对茶的相知相爱,他更懂。
当然,我想陈曼生也深知,数千年前仙风道骨的传说人物是难以邀请的。他邀的,其实是桐君之魂,是桐君对茶的懂你之心。
读着陈曼生曼妙的诗句,我泡一杯雪水云绿依窗而坐。窗外细雨蒙蒙,富春江静静地流淌着。向东而望,雾霭中的桐君山显得越发迷人。我端起茶杯,也试图进入一瓢细酌邀桐君的境界。(桐君山图由县旅委提供)
作者简介:
董利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浙江分会会长、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现为桐庐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出版有《杏坛笔墨缘》《范仲淹与潇洒桐庐》《父母的无悔人生》等4部专著,主编有《风情芦茨》《品读人文桐庐》《叶浅予与故乡桐庐》《王伯敏桐庐书画作品集》《通达天下》等10余部桐庐地方文化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