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杭大新村,何去何从

有消息称杭大新村今年将进行整治,老教师呼吁要留住历史
夏承焘、姜亮夫、陈桥驿……上个世纪,这个小区曾大师云集

小区中的两幢建筑被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

  在杭州松木场西溪路北、杭大路东有一个幽静又略显破败的小区,门口只有一个路牌:西溪路56号,和它毗邻的是有名的方林富炒货店,第一次去的人如果问路,别人会说:哦,就是方林富旁边那个小区。

  小区名叫杭大新村,这个如今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区,曾经学者云集,入住过大批学术界的泰斗。有人称其为“浙江学术的圣地,新西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小区中的两幢建筑还被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

  前几天,浙江大学一位年近80的退休老教授发了一条为杭大新村呼吁的长微信:听说有关部门准备对小区进行改造,我不知道改造的方案怎样,但如果把杭大新村作为一般的城中村那样去改建,就太遗憾了……

  幽静小区里的教授楼

  发微信的老教师叫汤洵,已经在杭大新村居住30多年。他说,“小区初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是专为照顾老杭大的教授们建的,里面住过许多当时全国有名的专家学者,算是浙江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小区。”

  杭大新村占地近60亩,大约1957年左右初现面貌,当时这里还是西溪的一部分。现在的杭大新村住户不足百户,大部分房子都处于空置状态。但走进小区里面,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优雅。树木林立,郁郁葱葱,青藤上楼,紫薇爬廊,鸟雀声不断,松鼠吱吱叫着从枝头一跃而过。

  小区内的建筑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有两三层的小楼,也有五六层的高楼,大约有二三十幢。附近居民如今依然通俗地把这些小楼称为“教授楼”、“专家楼”。

  “两层到三层的小楼都是最早的一批,这几幢两层小楼,就类似于如今的联排别墅。上下四间,住四户人家。”汤老师指着小区东边的三幢建筑说。

  每幢楼都自带一个小庭院,砖木结构,坡顶洋瓦,外墙用青砖细砌,水泥勾缝,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因为久未住人,小院落里杂草丛生。

  据蒋礼鸿之子蒋遂回忆,杭大新村最初有十幢二层小楼,四幢三层楼,后来陆续有新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首批的五幢二层小楼,这五幢住的大多是知名教授。“但也并非完全论资排辈。蒋祖怡先生当时也是讲师,因为上有老母下有五位子女,也住在这里。校方还是很人性化的。”

  “这里曾经住的都是大师级人物,随便说一个出来,在学术界都如雷贯耳。”汤老师说。

  名人中的普通人

  在杭大新村生活过的都有哪些名人?

  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我国化学史和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王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动物学家董聿茂;除此之外还有“诗孩”孙席珍、研究敦煌学的蒋礼鸿、研究古文献及现代汉语的任铭善……

  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浙大曾评出浙江大学百年文科名家五十多人,有人粗略统计,其中十多位都曾在杭大新村居住过,他们都被称为重量级人物。

  不过,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这些名字显得陌生。

  对此,蒋遂说他们是名人中的普通人。他引用高晓声的一段话:有的人仅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或职业范围是名人,甚至名如丰碑,彪炳史册。但是,超出专业领域和职业范围,也许就没有多少人熟悉他们的名字了。

  而这些名人中的普通人都在杭大新村留下过生活、治学的痕迹。

  在杭大新村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蒋遂对父亲蒋礼鸿的印象是手不释卷。

  蒋遂的父母分到的是一套三室一厅一厨一卫,80多个平方米。

  “早饭后坐在书桌前开始修书,旁边就放一杯茶,午饭后休息到两点半,到晚饭,吃完继续到10点半,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节假日,大年初一也是如此。早年间,连散步都不愿去,觉得浪费时间。”

  姜亮夫的女儿姜昆武也曾回忆父亲:十平方米的房间,三书架、一床。书占三分之一……一桌是个“公共”场所:吃饭时将书移开,是餐桌;来客奉茶是“茶座”;写稿时一尺见方,放纸笔搁手……在外面不论多大的烦恼,一上书桌,便见眉目舒展,渐渐“入定”。而看书之后,最大的消遣是到附近的黄龙洞散步。

  任平是任铭善的儿子,在杭大新村生活时,就亲见过夏承焘和弟子们的交谈。

  “他门下的研究生有陆坚、陈铭和施议对。隔几天就会聚在夏先生家。陆恭敬有分寸,陈儒雅而深沉,施活跃而好问,其实声调最高的还是夏先生,并且无拘无束,时有爽朗的大笑,将现场的气氛搞得很融洽。”

  因为杭大新村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处庭院,住在这里的学者们把各自的庭院打理得颇有自家特色。

  “孙席珍家的院子种了很多花草,打理得很精致,很漂亮。林淡秋家的就比较随意粗放一些。”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历史建筑研究学者仲向平说,“中国人讲究宅院合一,小院子几个平方不重要,它反映的是一种居住关系,折射主人的性格、兴趣。”

  蒋遂记忆中,自家的小院就被母亲盛静霞收拾得井井有条,里面种了桃树、柳树、芭蕉。而蒋祖怡家就种了枇杷、柿子树等。

  “可惜的是,很多当年老先生们亲手栽下的果树现在已经不在了。”

  杭大新村何去何从

  2000年之后,居住在杭大新村的教职工陆续搬出,曾经的谈笑和论道都渐行渐远,现今,这里只剩下70多户。

  2008年,杭州市政府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时,杭大新村23、24幢赫然在列。这块石碑矗立在这两幢小楼一侧:杭大新村建筑群。20世纪50年代的公寓式住宅,反映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

  根据今年3月份媒体公开报道:杭大新村因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各类安全隐患的“集聚地”,多数房屋年久失修,还有的被鉴定为C、D级危房,房屋长久空置、电路老化严重等隐患频现。今年,北山街道将加快推动政校企三方合作,集中精力完成杭大新村整治等工作。

  仲向平在他的《老房子 续》中称:这片绿色小区,曾是浙江传承中国文化的中心,是浙江学术的圣地。

  “我觉得它有三点价值,一它是共和国建筑的代表,当时国内很多学校礼堂都是这种风格,坡顶、筒子楼或者小别墅。这里成规模,保存比较完整。二这里曾经居住了大批中国著名的文理科教授,他们是国之栋梁,在这里留下过生活、治学的痕迹。三从环境上来说,这里曾是西溪的一部分,四周有老和山、桃花河、沿山河,有山水价值,是水边的美墅。”

  仲向平感叹,杭州城内这样的新村已经不多见了,类似的绿杨新村、笕桥新村、武林新村等都已经没有了,“说杭大新村在杭州是独一无二的也不为过。”

  杭州市文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在他个人看来,杭大新村具有成片保护的价值,建筑格局保留完整,从建筑式样上来说,可能算不上独特,但重在有文化价值。

  杭大新村何去何从,还未有定论。

  这个月,杭州市有关领导曾到这里调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称杭大新村是杭大在杭州城市发展中留下的宝贵记忆,拥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和历史内涵。其中一个要求是要传承文化。区域内房屋建筑、道路景观等都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要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将杭大新村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有效保留。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4 杭大新村,何去何从 2018-03-23 6861488 2 2018年03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