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人文·文化

携新作亮相杭州晓风书屋,诗人西川这样读唐诗——

我看李白的诗,会问很“八卦”的问题

分享会上西川(中)与读者交流。

  本报讯 你有没有想过——唐朝的诗人如何创作一首诗?他们也用《好词好句大全》吗?

  昨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廊晓风书屋,诗人西川携新书《唐诗的读法》,进行了一场“我们能向唐诗学习什么”的分享会。

  “一旦古人在你眼中变成活人,而不再是早就故去的人,一旦古人的书写不再只是知识,不再是需要被供起来的东西,不再神圣化,你就会在阅读和想象中获得别样的感受。”“身份的打破”是西川的议题之一,他说,“现场感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当你阅读一首唐诗时,需要回到唐代的‘写作现场’。”

  分享会上,西川还带来了他的诗友余刚、王自亮和刘翔,北京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立志是主持嘉宾。

  对于唐诗的阅读,《唐诗的读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方式,那便是从诗人所在的时代入手。

  这并不仅仅局限在对诗人的时代背景了解,“和别人比起来,我可能看一首诗,更关注他背后一些‘八卦’的问题。例如,我看李白的诗,我也会问很‘八卦’的问题,比方说他一辈子有过多少个女人?为什么李白对女人的趣味这么广?”

  “这类问题是一个通道,通向李白写作的开合度。李白的风格里包括了他的出生、钱财、婚姻、性格、阅读量等。这类问题看起来像八卦,但这是对李白诗歌是如何成型的一个综合看法。”西川说,“古人并非高不可攀,我们从当下出发,就会发现前人的政治生活、历史生活、道德麻烦、文化难题、创造的可能性,与今人的状况其实差不了多少。”

  “回到写作现场”的读诗思维,能为诗歌阅读带来许多不一样的理解。

  李白的诗歌中为何充满着类似于“云之君兮纷纷而下。虎鼓瑟兮弯回车”的这种幻想?而杜甫的诗中却极少这类对幻想的描写?

  从分享会上,可以得到这样的观点——

  也许是出于李白与道教的紧密联系,道教的世界观与文化价值观给了李白许多灵感与想象力。而换作出生在河南巩县的杜甫,由于家族和自身经历的原因,杜甫身上透着浓浓的中原文化,与黄土地深深的联系,让杜甫的写作与李白有了区别。

  这次分享会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现场互动,对于读者形形色色的提问,西川总能接住话题,并抛出有趣的观点。就像诗人王自亮说的那样,阅读西川的文字,总能让人觉得他就坐在那儿,正与你面对面聊着天。

  谈及写作的态度,西川坦言,“古今中外,没有文学作品是要让你感到幸福的。积累知识,就是积累悲哀。要是追求幸福,就别读书了,咱就玩吧。如果读文学,一定会遇到不快乐。”   本报记者 章咪佳 通讯员 张旻璐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a0014 我看李白的诗,会问很“八卦”的问题 2018-04-16 7031307 2 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