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德模式”
孙嘉晨 叶璘 吴玲燕
2018年是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关键之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而村集体经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薄”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有效形成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德模式”。同时,紧盯目标、精准施策,有效促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摘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葛塘速度”
说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典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就是钦堂乡葛塘村了。4年前,几乎无人敢相信,那个曾经“扁担挑不进、院落脏乱差、娶媳妇困难”的钦堂乡葛塘村,如今美如一幅画卷,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的样板。村党总支书记黄向阳被村民赞誉“用3年时间干成了别人需要30年完成的事情”。
自开展“消薄增收”工作以来,葛塘村始终坚持变资产为资本,化资源为产业,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美丽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多渠道增加葛塘村集体经济收入,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地域优势,充分利用资产资源,加强村集体经营项目建设。2016年,葛塘村仅用15天时间将全村605亩闲散土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注册农业开发公司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2万元,平均每户增加2000元收入。同时,启动葛塘田园综合体建设,同步建设十二生肖观景摄影平台等,吸引外地游客采摘、赏景,带动民宿、农家乐发展,目前已发展民宿经营户25家。截至目前为止,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也由2012年的5.3万元增至到2017年的71万元。
以“四多路径”为基础
齐心打好“消薄战”
据了解,2016年建德市村级集体总收入20万以下的相对薄弱村有85个,其中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125个,虽然这对于刚开始着手“消薄”工作的建德来说,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但建德始终坚持“四多路径”开展“消薄”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36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8466万元,同比增长45.4%。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村减少至52个,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村减少至41个。
其实像钦堂乡葛塘村这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消薄”的村落在建德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建德借助“四多路径”,结合各村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多形式创新经营、精准施策,多渠道搞活开发、因势利导,多途径做大资产、健全机制,多角度规范管理四方面内容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打好“消薄”攻坚战。例如:2017年,新安江街道新蓬村利用在市交警大队附近的区位优势,通过盘活村集体废弃场地,新建综合大楼,建成后整体出租给桐江驾校,年经营性收入达43万元;大洋镇自被列入杭州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镇试点以来,利用“山改地”资源,对口引进千亩彩色水稻种植基地、万亩果蔬乐园等项目,大大充实下辖村集体经济,去年该镇19个村全部实现年集体总收入破2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逾5万元,实现整镇“消薄双清”;寿昌镇西门村在自建村民活动中心时,沿街配套建设20间营业用房用于发展物业经济,村集体房产增加近7500平方米,当年即新增经营性收入80万元等。
“四做四促”创“模式”
一心一意谋发展
通过“抱团联合、四多路径、战略合作、统筹联动”等方式实现村级消薄增收,不断探索发展集体经济“建德模式”。一是抱团联合,做精“联”的文章促“补血”。采取联合开发、抱团发展的方式,统一组建乡村振兴、移民创新创业、两山建设等公司,推进“科创中心孵化器、移民创新创业园、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四多路径,做深“转”的文章促“活血”。利用土地、房屋、山林等资产资源,做深“转型升级”文章,通过多形式创新经营、多渠道搞活开发、多途径做大资产、多方位规范管理,实现从输血向活血转变。三是战略合作,做优“融”的文章促“造血”。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实施“115”工程,即:1000万元支持消薄发展、1000万元支持金融服务、50亿支持乡村振兴。重点推出强村富民、美丽乡村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提升相对薄弱村的“造血”能力,做优“农村金融”文章,破解“消薄”融资难问题。四是统筹联动,做足“人”的文章促“固血”。选派131名市管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围绕“化债消薄”重点任务,对“相对薄弱村”开展一对一帮扶,为推进“消薄”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预计在今年年底,我市可全面消除年收入20万元以下的相对薄弱村和年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提前一年实现“消薄双清”,并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幅高于全省上年度平均水平。
接下来,建德将继续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重点,用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德模式”,全面推进“消薄”工作,争取在2019年底前消除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