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2版:余杭·开发区

文章导航

产城融合 教育先行

开发区4所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

开发区第四小学
红旗幼儿园
上环桥小学
泉漳小学

  王剑飞家住东湖街道工农社区,回迁安置后的新房在临东家园小区。

  新家好归好,可一提起小孩的入学问题,总是一块“心病”。最近,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新建的临平第五小学就在家门口,我们孩子很有可能来这上学。相比以前的就学条件,不管是师资条件还是学习环境,这边肯定要好很多……”

  王剑飞的好消息,如今已经被证实。

  “今年9月,新建的临平第五小学会接收来自胡桥、新塘、塘湾、双林、工农等五个社区的适龄儿童,他们新的学习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东湖街道教育卫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缓解开发区“入学难”

  教育配套建设,是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周,开发区内四所刚刚完工的学校就将移交给校方进行管理。据了解,四所学校都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这对于“东湖板块”的教育资源来说是极大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开发区“入学难”的问题。

  四所学校都在哪?一个一个来看。

  东湖街道中心幼儿园总园(红旗幼儿园)的位置在新颜路以东、振兴东路以南的,用地面积约62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09平方米,学校规模15班,预招生550个学生。

  育才实验小学新荷校区(上环桥小学)在兴国路以东、规划映荷路以北,用地面积约315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230平方米,学校规模36班,预招生1650人。

  临平第五小学(开发区第四小学)位于新天路东侧、振兴路北侧,用地面积约352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20平方米,学校规模36班,预招生1650人。

  还有一所塘南中心小学泉漳校区(泉漳小学),在星河路以西、塘乾公路以北,用地面积约为224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263平方米,学校规模30班,预招生1350人。

  开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这四个完工的学校外,城东中学迁建项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5月完工。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发布EPC招标文件。

  该项目位于新天路以西,文堰港以东,用地面积约为367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4000平方米,将达到30个班、1500人的招生规模,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辖区内初中教育资源。

  “教育是民生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还将根据开发区管委会与区教育局对接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布点、征地拆迁、财政资金等情况安排政府投资教育配套项目的计划,预计年内启动城西一中、上环桥幼儿园项目的设计工作。”这位负责人说。

一个崭新的开发区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开发区现已引进培育了300余家规模企业,2017年规上工业产值535亿元。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在板块内茁壮成长、大放异彩。老板电器、贝达药业、春风动力、西奥电梯等,一批龙头企业带领产业集聚,千亿级开发区的目标指日可待。

  打造一个国际化、现代化产业新城,教育配套的日渐完善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其他公共配套、整体产业布局的优势也是必不可少。

  道路建设方面,就这两年的时间里,开发区打通了7条断头路,改造提升了2条主干道;荷禹路北延伸段、兴元路、兴超路、同洲路、荷禹支路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区域内地铁3号线、9号线的规划,将实质性拓宽开发区交通发展内涵。另外,随着“三路一环”的建设,开发区整体交通都将与主城更好地融合。

  除了日渐完善的商业配套之外,亮灯工程逐步推进又为开发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去年10月,亮灯工程一期完成,月色映衬下的开发区显得更耀眼夺目。今年6月底,亮灯工程二期第一批建筑也已点亮,预计7月中旬,二期全部完成。届时,一座夜空下璀璨流光的开发区,它的崭新面貌将铺展在我们眼前。

  当然,变化远不止这些。去年,余杭中医院和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极大提升开发区医疗配套软硬环境。按规划,以荷禹路为中心,这里还将有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三甲综合医院等各项配套······

  美好愿景正在转变为点点滴滴的幸福生活,理想中的国际化、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向我们驶来。


钱江晚报 余杭·开发区 y0002 产城融合 教育先行 2018-07-06 钱江晚报2018-07-0600007;钱江晚报2018-07-0600013;7698883;7698879;7698880;7698882;7698881 2 2018年07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