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4版:余杭·镇街

五层小楼变身余杭首家“市民客厅”

它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改造后预计今年9月对外开放

▲市民客厅
◀“市民客厅”内部敞亮整洁

  余杭街道山西园路69号是一幢五层小楼,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

  它原本是余杭成人学校的教学大楼,学校搬迁之后一度空置,如今又装修得簇簇新,周围老百姓都来打听,“这是要做啥?”

  原来“摇身一变”,又加了一个新头衔——余杭首家“市民客厅”。预计今年10月份,客厅就将正式对外开放了。

居家养老有了新去处

  “我们都盼它老半年了,真心希望它赶快建好!”

  家住南安社区的陈大妈,自打改造开始,几乎每天都来这里转一转。还有不少像陈大妈一样住在附近的老人,也愿意没事的时候带上孙子、孙女来“参观”。

  他们都说,这个地方不仅有食堂,提供送餐上门,还可以理发、读书看报,最重要的是能认识一些新朋友。“子女不在家,整天跟老伴你看我我看你,多没劲道?还不如到这里来,大家谈天说地,也不无聊了。”

  “本身市民客厅选址在这里,就是考虑到它周边离菜场、幼儿园、超市、银行都比较近,很方便。”余杭街道社会事务管理科工作人员金浪婷介绍,市民客厅周边的南安社区、山西园社区,总人口加起来有27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了2938人,占了10%还多。而因为通济社区、南渠社区面临拆迁,原先的老年食堂和社区服务站停业了,那里的许多老人也选择到这附近租住,“老人一多,他们的需求我们就得优先考虑。”

  如今,由街道委托杭州市余杭区健康社区服务中心运营,市民客厅的一楼、二楼被打造成了集老年食堂(配餐型)、棋牌、休息室、手工坊、书画坊、电子阅览室、影音室、理发室、洗衣房、心理疏导室、医疗保健室等十余项功能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人们的各项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

“全民阅读”的众享空间

  在老余杭,几乎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知道一个叫“竹影书屋”的地方,每到放学或节假日,那里就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约上三五个同学,在书吧里泡上大半天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了。

  2013年,退休在家的孙石林自筹资金40余万元租了间130平方米的店面房,创办了“竹影”公益书屋,将自己毕生收藏的几千册图书搬到书屋里供孩子们阅读。孙老师坚持每天8小时开放书屋,风雨无阻。一来二去,公益书屋的名声传开了,往来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一办,已经是5年多。

  “我办这个书屋的初衷,就是想要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让阅读丰富他们的人生,点亮他们的生命。”孙石林说。

  而今,在“市民客厅”里有了它的“升级版”:竹影书屋文化博物馆。除了免费借阅,还依托这里的空间,举办针对不同群体的读书活动。“我们有以《论语》为主题的亲子读书会,孩子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共同学习讨论;还有以养生为主题的老年读书会、美丽家园读书会,以及围绕阅读开展的插花、盆景制作等活动。”孙老师说,如今有了这个平台,他也希望把更多喜爱阅读的人聚集起来,营造共同分享、交流的良好氛围。

小事打个电话,大事一起商量

  “社会在变化,一些老底子的行当,现在做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这些老小区特别需要,所以我们也有义务承担起来。”

  在市民客厅里,最近成立了一支“小事儿便民服务队”——老虎钳、扳手找不到,可以问他们借;夏天厕所堵了,电扇、空调坏了,一通电话随叫随到。而这些服务,全都是免费提供。

  修修补补的事有了着落,邻里间有什么事要商量,也可以借助市民客厅来实现。“大家的事情,都可以到这里来,一起商量着办。”一位工作人员说,市民客厅有专门的调解中心,专供大家商量讨论,如果商量不妥或者有矛盾,街道里就会出面请一些有威望又善于沟通的“达人”来协调解决。“他们都蛮‘灵光’的,各种关系都处得很融洽,基本上他们出面,事情都能得到解决。”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居民们反映问题的渠道也通畅了,生活当中碰到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直接找工作人员反映,避免了层层传达之中出现的偏差,也减轻了社区的负担。


钱江晚报 余杭·镇街 y0004 五层小楼变身余杭首家“市民客厅” 2018-07-06 钱江晚报2018-07-0600007;钱江晚报2018-07-0600008;7698920;钱江晚报2018-07-0600011;7698808;7698809 2 2018年07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