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第二天,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展示浙江文化
即将推新作的麦家对谈马家辉
解密文学中的往事
本报特派记者 孙雯 发自香港 特约摄影 吴择明
对谈现场 |
麦家的新小说要出炉了,但对于读者来说,要看到这部从2014年开始创作的作品,还得等上半年。
昨天,第29届香港书展的第二天,有一场麦家与香港文化学者、专栏作家马家辉的对谈,主题为“谈谈小说吧”。
一开场,麦家就透露了关于新作的消息。
即使已经预定成为“首批读者”,马家辉说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会很难熬,“因为要一直刷电子邮箱(看这部新作)”。
为什么要写小说
它已经成为作家生命中的惦念
对谈现场很有意思,麦家坐着讲,马家辉站着讲。
“我们两个人的风格是一动一静,我是静的,要坐下来。”麦家还对马家辉有要求,“讲普通话,最好是浙江话。”为此,马家辉说,他早几天还真跟浙江籍的女学生学了几句。
小说在两位作家的生活中,都扮演了什么角色?
麦家在30多年的写作过程中,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我得到结果了吗,有时觉得得到了,有时觉得没有得到。”正当读者竖起耳朵要听麦家仔细讲来的时候,他又把问题抛给了马家辉。
马家辉以“毒舌”著称,不久前,刚发表了小说《龙头凤尾》。在麦家看来,《龙头凤尾》塑造的那些幽暗的角落、古怪的情感,让人觉得陌生,因此他现场就调侃起来:“马家辉突然背叛了自己,向小说家麦家学习。”调侃还不够,他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要背叛自己,为什么你要写小说?”
“向你学习,向你靠近。”马家辉笑着回答。
第一个是文学的理由。马家辉认为,只要一个人进入了写作领域,就会面对“潜规则”:无论其他门类的作品写得有多好,都要面对一个挑战——写小说。在小说里,写作者要去创造一个世界,用笔下人物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世界,以此来打动读者。
第二个是个人的理由。马家辉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孤单的小孩。“没有朋友怎么办,小说里创造出来的人物,就是生命里的朋友。”他经常会想念自己作品里的人物,“我写第二本的动力来自哪里?如果我不写了,会辜负了小说里的朋友,他们都在小说里等我。”
马家辉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者,逻辑严密,步步为营。
他说,麦家有一句话很打动自己:好小说是改出来的。于是,马家辉追问麦家:“你的小说到底改了什么?改的时候又在想什么?”
“我的第一部小说解密,从1991年夏天到2002年出版,历时11年,经历了17次退稿。”即使如此,麦家依然和小说不弃不离,后来,《解密》被翻译成33种语言,为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的中文作品,麦家将原因归纳为:“11年的凌辱,不但没有打败我,让小说也变得坚硬。”
麦家不认为是自己特别强大,而是与小说的感情太深,已经离不开了。“那份惦念,让你很累,又让你感受生活的沉甸甸,这就是生活的厚度,生命的沉浸。”
当然,“如果离开它,你的生命也消失了。”
一个拥抱背后
有着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
诸多温暖的瞬间,贯穿于对谈之中。
麦家说道,前些年,他与余华、刘震云等多位知名作家前往美国参加纽约书展。活动间隙,远远看到一位身材发福的美国老太太,背着阳光,步履蹒跚地朝着他走过来,那是一段普通人半分钟就可以走完的路。
“三四分钟后,她来到我跟前,颤巍巍地拿出我写的一本书,问我可以签一下名吗?我当然乐意,过后她又问,可以拥抱我吗?没想到的是,在我的肩上,她流下了两行热泪。”
麦家说,至今他仍然记得那次拥抱的感觉和温度。事后麦家才了解到,这位老人的丈夫是一位破译专家,曾被派驻英国的情报部门工作,最后死在了伦敦。
“那一刻,离开她半个多世纪的丈夫,又回到她的心里。”麦家说,让人重温自己往昔幸福的瞬间,这也是他孜孜不倦地写小说的动力。
香港书展的对谈现场,有一位从郑州赶来的女作者,她说,看了麦家的书,她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位火炮专家,她也想拥抱一下麦家。
马家辉又恢复了他调侃的脾性:“要拥抱的读者,来买票排队,一百块,可以用支付宝。”众人大笑。
除此之外,作品的影视化也是两位作家不能回避的话题。
“翻拍,既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耻辱。”麦家说,“投资方拿几个亿来做拼搏,我不敢提要求,我明知他糟蹋、凌辱了我的作品。我也不能提要求,我要对他的资本负责。”
这场对谈,缘起香港书展的盛宴,从香港阅读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
活动最后,麦家不忘吆喝“浙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特别重视文化建设”,他希望各地的年轻人来这块美丽的土地展开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