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4版:嘉兴生活

见微知著才是青春

  见微知著才是青春

  《肆式青春》是CoMix Wave Films制作的动画电影,由易小星、竹内良贵、李豪凌联合执导。作品以湖南、广州和上海3个中国城市为舞台,讲述了以“衣食住行”为主题的《一碗乡愁》《霓裳浮光》和《纤雨初晴》这3个青春短篇故事。区别于以往中日合作的动画,《肆式青春》带来了中国内容日本制造的全新概念。为使《肆式青春》拥有原汁原味的中国式青春内核,日本顶级动画工作室CoMix Wave Films则负责提供优质的动画技术。

  总的来说,这部动画还是偏低龄化,有些说教和“鸡汤”的意味在其中,乏善可陈。第一个故事适合编录于《舌尖上的中国》动画版,它用三个地方的湖南三鲜米粉串联起小明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在乡愁和亲情的表现上太过粗枝大叶,完全依赖于旁白。事实上这种散文化的叙事是不适合拿来影像化处理的,它的美感在于文字间思绪的游弋、断续的想象,而非看完之后脑海里只剩下晶莹油亮的米粉。第二个故事也相当俗套,一个事业爱情双双跌入谷底的明星模特在精于服装设计的妹妹帮助鼓励下重回舞台绽放光芒。比起这种类似于养成类手游的故事,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两个姐妹的前世,她们在失去双亲后被不同的家庭收养,长大后再次相逢的故事岂不是更打动观众?第三个故事是相对完整的,彼此错过的初恋长大后又相逢。其中90年代上海的石库门筒子楼,还有单位分房、交换录音带、中考等都为表现真实的初恋情愫铺设细节,令人怀念。影片最后,三段故事的主角共同出现在机场,向着各自的人生重新出发。

  我始终认为动画的功能是在于用调度自如的视听语言在一个完整的成长母体中表达人类共通的价值取向,满足儿童和成人双重的期待。用动画的笔触去丰富这个灰色的世界,讲述真人没法演绎的故事,而《肆式青春》没有发挥这样的功能。童年、成长、青春的母体被翻来覆去地拍摄,都不如1982年的《光阴的故事》讲得好。它也是分段式的叙事结构,把人们童年时与父母的互不理解,少年时对发育和爱情的初次感受、大学时对人生的期许和迷茫,以及青年之间在通讯发达的城市中无效的沟通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部电影由于当时预算的局限,选用的场地布景都非常简单,小演员也是非职业出身,因此在视觉上不如《肆式青春》精致。如果用动画的方式来重新表现《光阴的故事》中被大人随意丢弃,孩子视若珍宝的小龙人玩具,还有第一次出现在女孩面前的男性健硕的身体,以及找到信念拼死获胜的大学生,当然还有现代人在城市中因错位的交流而发生的种种闹剧,一定会有更多的人重新关注这些被长期忽视的成长话题。

  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到青春片虚假、陌生却心驰神往,是因为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不是真实可感的记忆,而是回溯青春的想象,把我们冗长乏味的二十年蒸馏淬炼,每一帧都是反复打磨抛光后的青春衍生品。这个暑期档有太多电影像《肆式青春》这样用顶级的视效团队去呈现流于定式套路的故事。有多少人的青春能有幸无忧无虑地在水晶球里旋转,大多数人都只是在橱窗外隔着玻璃望而却步罢了,而我更想看到他们的青春。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4 见微知著才是青春 2018-08-17 钱江晚报2018-08-1700013;钱江晚报2018-08-1700014;8023938 2 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