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传承,圆梦金温铁路
金温铁路是我国首条股份制地方铁路,开通20年见证浙江发展
本报记者 吴崇远 通讯员 范样明 张阳
1984年,金温铁路筹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合影。第一排左起第三位就是胡显钦。 |
沐浴着清晨的阳光,58岁的俞红光扣紧衬衫上的纽扣,戴着遮阳草帽,走进了温州市鹿城区六虹桥路上的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货场。过去的十八年,每个工作日的早上7点50分,俞红光都会准时来到这里,沿着周边的十二座货仓走一圈,确认各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后,再去办公室开始工作。这里是温州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粮食、钢材、食品等重要民生、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再通过汽车运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一列列满载温州皮鞋、服装、配件的火车从这里出发,奔向全国。
远处,一列列白色的高铁动车飞驰穿梭,桥下的老金温铁路好似一位长者,承载着历史的车轮,沿着瓯江水岸继续前行。
从无到有,百姓期待
清晨七点多,火车的一声长鸣将人们从睡梦中叫醒。温州火车站的站台上,开往贵阳的K944次列车已经整装待发。旅客放好行李,准备开启26小时的长途旅行。如今从温州到贵阳,可以选高铁,也可以乘坐K944次这样的“绿皮车”,细细领会旅行中的美景。
“以前温州交通极为不便,对外几乎‘无路可走’,我到省城去开会,先要坐一天一夜的船到丽水,再坐一天的汽车到金华,最后才能搭上火车到杭州。”原温州市副市长、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胡显钦对曾经的一幕幕记忆犹新。
在担任温州市副市长前,胡显钦长期在建设部门工作,深知温州百姓对建设铁路的急迫需求。“新中国建立后不久,金温铁路一度被列入国家‘二五’计划,时任温州建设局局长的胡显钦曾参加线路勘测和可行性研究,“起初铁路已经在金华和丽水间修了78公里,后因种种原因而停工,好梦难圆。”
1984年,温州列入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交通日益重要。同年,胡显钦递交了一份《筹建金温铁路的报告》。“我们提出‘强干弱支,固本简末,先通后备’的方案,以此降低造价,同时由国家、省、地方多方集资修路。”
1985年,胡显钦带队赶赴香港招商引资。“当时对方因为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收期过长等原因,拒绝了投资邀请。”后来,在时任温州市市长刘锡荣等人的努力下,请到南怀瑾的帮助,筹资难题最终解决。1991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浙江省与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可行性报告,开创了我国引进外资建设地方铁路的先河,也成为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地方铁路。
地形复杂,圆梦路难
从温州站始发,金温列车一路向西,途经双屿、江南村后进入青田温溪镇,远处的瓯江若隐若现。
这眼前的景色,对胡显钦的内侄,今年86岁的俞永辉来说,熟悉无比。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缙云仙都隧道工地举行,浙南人民苦苦期盼的铁路梦终于要实现了。金温铁路全线长251公里,共有桥梁135座,隧道96座,从温州出发,沿途主要经过青田、丽水、缙云、永康、武义,共设27个车站,最终在金华东孝站接入浙赣铁路。
从地图上看,金温铁路沿线经过丘陵山川,河网遍布,地质条件差,要修铁路,着实不易。尤其是金温铁路温州段,线路已经开工建设九个月了,总工程师一职却还空缺着。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俞永辉对金温铁路也倾注了大量的感情。1993年,时任温州公路总段总段长的俞永辉临危受命,奔赴金温铁路温州段任总工程师。“地方修建的铁路,在技术、人力等支持上都不如国家干线,更缺乏经验,整个金温铁路温州段的建设几乎就在摸索中前行。”
“温州靠海,市区大片的海积平原,而金温铁路温州段有四分之一属于软土路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淤泥上修路。”俞永辉回忆说,“几次工程中遇到险情,哪怕是半夜三更,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睡觉都是提心吊胆。”克服重重困难后,1997年7月26日,金温铁路全线铺通。
儿子接班,三代情缘
1998年6月11日清晨,温州火车站内锣鼓喧天,挤满了人群。剪彩仪式上,俞永辉带着儿子俞红光一起见证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早晨七点整,伴随着一声长鸣,由温州开往杭州的604次“海鹤号”列车载着数百位旅客缓缓驶出车站,温州人从此坐上了火车。
今年72岁的李洪芬是那趟首发列车的正司机。“握着操纵手柄,望着窗外呼喊的人群,当时心情真是激动,自己的家乡终于通上了火车,很荣幸能作为首发列车的司机驾车前行。”略显斑白的两鬓,并没有抹去他二十年前的记忆。“当时的首发列车,从温州站出发后,每经过一个地方,站台上都挤满人群,尤其是丽水、永康更是人山人海,金温铁路通车对这些沿线城市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1995年4月18日,李洪芬作为铁路部门支援金温铁路建设发展的技术人员调派到金温铁道公司,驾驶着火车头,运送等待铺设的钢轨。时间长了,他也开始熟门熟路,哪里需要减速,哪里要加油,脑海中早已有一张地图。“青田到丽水间弯道多,曲线半径小,需要经常控制车速保持平稳;永康到武义间有较长上坡,载重的货物列车需要开足马力……”李洪芬只要看一眼沿途的景色,便能知道身处金温线何处。
身处改革的潮头,浙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这些年来发生在金温铁路的变革,李洪芳也看得一清二楚。他翻出了几本不同时期的火车时刻表:原先金温铁路刚开通,一天只有两对客车,一对是温州到杭州、一对温州到金华。“后来沿线客流开始旺盛,旅客列车逐步增多,最多的时候能有十几对列车。”
不仅客流增长迅猛,货物运输也逐步增加。2001年4月6日,金温铁道公司开通了温州西站至莫斯科直达国际集装箱专列,温州的服装、鞋包可以直接走出国门,通向欧洲。见证这一切的,正是俞永辉的儿子俞红光。在金温铁路开通的第二年,他接过了老爸的接力棒,来到了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货场,成为基建管理负责人,继续着这段难舍的铁路情缘。“我刚来的时候,只有4座囤放货物的货仓,后来货物量递增,就开始扩建,如今总共有12座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