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2版:建德·话题

文章导航

芳华岁月,亮丽绽放

——新安江中学隆重举办建校60周年校友节活动

  10月1日的新安江中学校园内,锣鼓阵阵,彩旗飘扬,热闹非凡。4000余名历届校友集体返校,参加新安江中学首届校友节,共同祝贺母校建校60周年。“桃李盈门齐贺新中六十华诞,芝兰满室共叙弘园甲子情谊”“新中华诞,喜迎六秩春秋,缘是亲人来弘园;学子深情,飞越万重山水,心系母校聚一堂”等红色欢迎横幅静挂在校园各处。校友们与校园的老照片墙合影,在新建的校史馆里一起回望校园历史片段,母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阁一台都镌刻着莘莘学子青春的记忆,时时刻刻见证着新安江中学青春不老的故事。

  同为新中人,共叙弘园情

  “40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毕业,张女士就去了武汉,多年后返校,当年上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站在老校区照片墙前,看到这一切,似乎也就看到了自己的青春。他们忙着与同窗相认、合影、回忆、打趣,有校友感叹:“蓦然回首,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已两鬓斑白了,时间过得真快。”

  老三届校友齐聚弘园,留下了“我们老三届祝福母校60华诞寿比南山人才辈出”的字样,情怀满满,情义浓浓。

  一对新婚夫妇,昨天刚结婚,今天一早便赶来新中祝福母校,小俩口都是新中校友,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最美的青春回忆。

  来到教室,开一次同学会,听一堂当年的课。这个时候,这里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新中人。

  新安江中学校史馆校庆之日正式开放

  当天上午8时30分,新安江中学校史馆开馆仪式在图书楼二楼举行。仪式上,新安江中学历任校长胡作民、沈煜如,75届校友邵建华将军、82届校友章舜年共同为校史馆揭幕。

  校史馆以时空变化,即学校60年历史发展为主线,融汇新安江中学“弘毅”的校训,共分为序厅、校史厅、办学厅、成果厅、感怀厅、展望厅六大板块。通过珍贵的档案文献、历史文物、图片图表、绘画雕塑、场景复原等陈列,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浓缩了新安江中学60年来的发展轨迹及其办学特色。

  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学生共同参观了校史馆。重温学校沧桑岁月、感受新中艰苦历程,每一帧图片传递出新中人追梦的时代音符,每一段文字记录着新中人曾经的奋斗足迹。

  新安江中学弘毅教育基金会成立

  校友王伟个人捐赠300万元

  在新安江中学弘毅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志强宣读了关于批准成立建德市新安江中学弘毅教育基金会的文件。基金会首任理事长王伟个人出资300万元,并在会上作表态发言。他说,将牢记基金会的宗旨,严守基金会的章程,认真履行职责,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基金会的各项工作紧紧地服务于教育、支持于教育、奉献于教育。

  新安江中学弘毅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也有助于带动全市关注教育。弘毅教育基金会将切实加强运作管理,在日后资助学生、激励教师上发挥更大效用。

  《那些年代,那些芳华》——建校6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

  上午10点,一首诗朗诵《献礼60周年》拉开了文艺汇演活动序幕。现场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年代为主线,贯穿着现场演出。演出人员以在校师生和校友为主,他们的歌声优美动人,演艺惟妙惟肖,展现着青春活力,赢得了台下校友们的阵阵掌声。

  部分知名校友还通过发言、视频(海内、海外)、贺信等方式,虔诚祝福母校生日快乐,深情感谢母校的精心培养。

母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今年10月1日是我们的母校新安江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日,这天早上我们班(74届2班)有36人组团前来参加母校的生日庆典。虽然今天的母校已不是我们当年读书的旧址。崭新的教学楼,仍然不能减弱我们对母校深深的热爱,我们是1972进入新中高中部学习的,当时我们的教室是在靠马路边一幢二层楼的房子,我们的语文老师是邓康焕,数学老师是何家佑,政治老师是金学训,英语老师是翟晓春,物理老师开始是邓子松,后来是李启明,化学老师开始是邵文娜,后来是蔡继权。这些老师都非常优秀,他们的品格与才学对我们后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到高中二年级,我们就离开新中本部转到新中牛坞口分部学习。在这片荒凉寂静的沙滩上,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挖地种苹果树。夏天我们还下水为学校捞水草养猪,我们还到莲花汪家采茶叶、羊田山背毛竹。这些劳动锻炼养成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品格。

  虽然当年教我们的老师早已退休,但我们始终记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的道理。虽然我们和老师都像流水一样过去了,但我们心中神圣的“营盘”,却一直都在,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却越来越有份量。

  我们班是新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班,仅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我们班就有五名同学考入大学,其中三名是重点大学。此后还有许多同学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先后获得大学文凭。班上有正师级领导林坤生,处级干部多人,如张雁南等。较有成就的企业家多名,如项向忠、刘侠等。还有教授、高工多人如冯利华、张坚民、范鸣等。我们班同学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都离不开母校对我们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正是为了感恩母校,感恩教师,我们每年都在教师节请主要任课老师吃饭。每次校庆,我们都组织很多同学前来参加。母校每一次重大的变化和成就都会在我们的心海翻起波澜或腾起欢快的浪花。因为母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虽然我们这些同学都已年过花甲,进入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纪,但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怀旧。同学们每一次聚会都会谈起当年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的趣事,都会谈起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校虽然换了地方,变得越来越美,让我们都有些认不出来了,但我们对母校热爱的感情却越来越浓烈,如同烈酒越放越浓,越放越香。最后祝愿母校——新安江中学越办越好。

  洪淳生 2018年10月8日夜


钱江晚报 建德·话题 k0002 芳华岁月,亮丽绽放 2018-10-12 钱江晚报2018-10-1200007;8445680;钱江晚报2018-10-1200010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