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4版:余杭·文化

全民阅读,走出“共享”新路子

余杭街道建共享图书馆,打造市民30分钟阅读圈

◀余杭街道和竹影书屋向“麦粒书香”图书馆赠书,左二为孙继伟。

  见到孙继伟,是在老余杭的一幢普通居民楼里。70余平米的房子,全是书。孙继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意境的名字,叫作“麦粒书香”,他希望这家小小的公益图书馆就像麦粒一样,让前来阅读的人能有饱满和丰收的感觉。

做个纯粹的阅读爱好者

  老余杭的“竹影书屋”,很多人都知道,公益、免费。它上过《杭州日报》、也上过浙江卫视,不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经常会在闲暇时光光顾这个书屋。

  孙继伟的“麦粒书香”共享书屋,是余杭街道第二家公益图书馆。

  “我这里有一万多册书,有的是我自己的收藏,有的是志愿者们捐的,地方虽然不大,但满满的都是干货!”孙继伟说。

  70后的孙继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个纯粹的阅读爱好者,他喜欢看书,一直喜欢了几十年。为何要用纯粹这个词语,因为“麦粒书香”真的只是一个看书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图书馆,尽管它们都是让人去看书的,但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被意外的事情所打扰,比如前阵子的“晓书馆”成了网红的打卡圣地。可是,在这里不会,一个原本就不大的屋子,装满书的时候,它就只有书。

  孙继伟很有趣,他硬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塞下了一个冰柜和一台咖啡机。冰柜里的棒冰是用来奖励孩子们的,阅读满2.5个小时就可以换一根棒冰;咖啡机是用来鼓励成人的,同样的,阅读满2.5个小时可以换一杯卡布奇诺。

  “我想这样能够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孙继伟说。好笑的是,这里不是星巴克,埋在书堆里,至少我想不出喝咖啡然后假装翻几页书的优雅。

  但孩子们和附近的不少居民,仍然爱上了这里,因为可以静静看书,虽然它看上去又小又土。

让更多人有书可以看

  “书在有人看的时候,才是书,不然就是一堆破纸。”孙继伟说。

  “麦粒书香”图书馆里的书大部分都很破,是孙继伟从一些退休教师、老干部家里收来的,“他们有的要搬家,觉得按废纸卖不划算,带走又方便,我就比较便宜地买来了。”他说。

  书虽然破,但是很多都挺有分量。

  这几年,孙继伟总是在思考,怎样让书能够真正活起来,不要变成一堆破纸。

  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家中也经常会购买绘本,但是往往孩子只看一遍就扔在那儿了。这些绘本并不便宜,却很快成了破纸。

  孙继伟希望“麦粒书香”能够成为一个起点,一个根据地,他想复制很多个“麦粒书香”,小而纯粹,让书可以流动起来。

  当他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居民的认可,大家都觉得,真是个好主意。

  “我想哪怕小到一个书架,放在社区里,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有书看,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关于让更多人有书可以看这件事,孙继伟想得很深入,“麦粒书香”是线下,线上可以通过微信、二维码等方式实现,线下处处有地方可以看书,线上处处有书可以看,这才是全民阅读。

打造30分钟阅读圈

  孙继伟的想法得到了余杭街道的支持。

  包括今年六月,“麦粒书香”图书馆的开馆,都是在街道的帮助下很顺利实现的。

  “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全民阅读不能停留在表面,图书馆不在于多大多新多全,而是要真正有人去看书,许多政府办的图书馆,只是个架子,就失去了意义。”

  通过市民自发组织,采用“共享”这一新路子,余杭街道走出了一条有效的“书香之路”。

  作为双千年古镇,走进老余杭,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

  “我们已经完成市民客厅、宝林广场、工疗站3个市民悦读体验点,同时街道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阅览室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由学生自主管理的130余个校园班级迷你书屋完成图书更新上架;2家企业文化俱乐部完成职工书屋(阅读角)建设。”余杭街道文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街道图书馆和竹影书屋、麦粒书香、福临等共享图书馆不单单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还结合各自阅读群体,不定期组织开展线下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影响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在丰富阵地和活动的同时,社会阅读团体、民间读书会、读者俱乐部等也都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

  建一个步行30分钟的市民阅读圈,难不难?

  随着一家家共享图书馆的建立,以及分布各村社、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的阅读阵地、悦读点,余杭街道基本实现市民步行30分钟就能找到一处图书馆(室、角),可供免费借阅或阅览图书。


钱江晚报 余杭·文化 y0004 全民阅读,走出“共享”新路子 2018-10-26 钱江晚报2018-10-2600007;钱江晚报2018-10-2600008;8557392;钱江晚报2018-10-2600011;8557389;8552531;8557391 2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