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浙商上榜,传递什么信号
经济专家史晋川:榜单让人服气,他们都坚持实干、顺应时代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浙商比例不算高,但是分量很足
本报记者 詹丽华
浙商博物馆。 视觉中国 供图 |
近期,中央多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多部门正协同发力加码民企支持政策,地方上也密集出台相关举措。
百人榜单都有谁,为什么是他们上榜?
这次有9名浙商上榜,为什么是他们?占比9%,对浙商来说,这个比例高不高?钱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经济专家。
他们是40年里涌现的最具标志性人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份百人榜单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他们)都是太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了,9位上榜的浙商名字摆出来,大家是服气的。”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专家史晋川说,名单公布当天他就注意到了。
改革开放40年,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726.3万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数量过亿,要从中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00位民营企业家不容易。
“(名单)准备时间肯定很长,一两个月完成不了。”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教授说,看到名单里已故浙商鲁冠球的名字,他有点感慨,“40年的历史感迎面而来,这几年陆续有第一代浙商离世,让我们直面了浙江企业界的新老更替。”
2015年6月6日,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去世;
2016年8月2日,原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沈爱琴去世;
2017年7月4日,原青春宝集团董事长、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冯根生去世。
而昨天(2018年10月25日)正是原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去世一周年。
据了解,评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启动,到最终名单确认、公布,耗时4个月。从我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出资人中,在改革开放早期创业、知识分子下海、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不同阶段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经过层层筛选、严格审定,才最终确定了这100人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鲁冠球能上榜,说明历史不会忘记这些真正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杨轶清直言,哪怕上榜企业家某一天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做出的成绩,也不应该被磨灭,“他们创造的既有价值已经足够匹配荣誉。”
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
史晋川和杨轶清都认为,“在这个时候发布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客观上也能起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效果,进一步肯定了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同时也是一种激励,鼓励民营企业家踏实苦干、继续发扬企业家精神。
史晋川:四个维度解读上榜名单
浙江最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家基本都在名单里,他们有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创业,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有的是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有的是积极推动产业模式变革的新经济代表……
他们上榜,背后传递着怎样的信号?
“企业的基本面只是评判的基础。”史晋川直言,如果仅仅考虑所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份百人名单的组成或许不会是现在这样。他更愿意从四个维度来理解这份名单。
一是基本参与了改革开放40年全过程的企业家。“比如鲁冠球,他是从农村工业化时期就开始起步创业,是中国最早登上《时代周刊》的民营企业家,绝对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元老级人物。南存辉、徐冠巨、宗庆后稍微晚一些,也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创业,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
二是具有突破旧体制贡献的企业家。“比如李书福,从生产冰箱、冰箱零配件到进入汽车制造业,王均金从乳业到跨界航空业,他们都率先突破了国家对部分领域行业的准入管制。”
三是大胆走出去的企业家。“比如鲁冠球、汪力成、王建沂,都是积极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代表,吉利收购沃尔沃,促进更多的国际并购、国际合作,也是开放的先行者。”
四是作为新经济时代先驱者的企业家。“9位企业家里马云是创业最晚的,他为什么上榜,是因为阿里巴巴的规模大、影响力大吗?我看是因为他代表了一个方向,顺应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革命,也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开放成果和未来发展的前景。”史晋川说,很多上榜企业家身兼多个维度,“这份名单其实也给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定位,坚持实干、顺应时代。”
改革开放,其实就是把以前方方面面不能做事的束缚解开,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按照更自然的方式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榜的民营企业家们,都是践行者。
上榜浙商占比9%,含金量很高
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浙商有9人,占比9%,这样的比例高不高?
“如果纯粹从比例上说,不算高。”杨轶清说,全国工商联从1998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0年来浙商的占比从未低于20%,高的时候甚至超过40%,相比之下9%的占比不能算多,“但这也更加说明这9个人的分量,说明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经营,或者说经济效益。”
在杨轶清看来,这份百人名单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回顾。“每一个上榜的人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经过了综合性考量,含金量非常高。”他说,从产业比例来说,名单里传统产业多、新经济比例不高,其实也是因为改革开放早期创业的基本都是传统产业,“名单肯定也考量了历史性和未来的成长性。”
●1969年,鲁冠球带领6个农民,集资4000元,从创办农机修配厂起步,如今万向已经是资产百亿的跨国企业集团。
●1984年,南存辉和他的小学同学胡成中一起创业,于是才有了如今的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
●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其创办的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成长最快的民营汽车企业。
●1986年,徐冠巨与父亲徐传化一起共同创办传化企业,启动资金不过是东拼西凑的2000元钱,如今传化是一家涉及化工、物流、农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并开始蹬三轮卖冰棍,一步步创建了如今的娃哈哈集团。
●1987年,王建沂创立富通集团的前身杭州富阳通讯材料厂,如今富通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光通信企业。
●汪力成,将14万元起家的余杭仪表厂,变成一个拥有11家核心子公司、27家分公司、6家上市公司的华立集团。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前任董事长王均瑶病故,王均金走到台前,接任集团董事长职务,在他的主持下,均瑶集团创办吉祥航空,如今已是国内两大民营航空公司之一。
●1999年,马云凑了50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