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乡村小学背后的故事
四个理想主义者的
梦想校园
作为理想主义者兼行动派,蒋莉不仅敢想、敢说,而且敢做,永远闲不住。
本报记者 沈蒙和/文 姚颖康/摄、视频
这个10月,浙江有两所学校为全国瞩目。一所是西湖大学,宣布成立;另一所是淳安富文乡中心小学,当地政府投入1000万元全面改建后,崭新亮相。
前者向上,剑指世界一流大学;后者向下,要在基础教育最贫瘠的土壤上进行一场颠覆性革命,用五年时间走出中国农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的新生长路径。
相对于前者意料中的“高大上”,后者的“小而美”反而给人们更多惊喜——
距淳安县城25公里的青山翠谷间,突然冒出一片糖果色城堡小屋,阳光洒落,宛若琉璃的外墙瞬间流光溢彩。
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一所仅有122名学生的乡村小学。
童话世界与现实生活魔幻般地融为一体。作为首批访客,来自全国的教育界人士们纷纷感慨:梦想成真。
这个梦想,是蒋莉和她的小伙伴们的梦想,也是广大热心乡村教育的人的梦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富文乡中心小学,就是几个教育理想主义者为自己打造的理想国。
蒋莉说,我们要寻找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
这个曾做过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女人,曾经公开质疑社会上“百人以下乡村学校原则上都应该撤并”的观点。她说:“中国农村学校已经被撤并得不能再撤了,一个乡镇只剩下一所学校了,你还想叫它并到哪儿去?”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改造,就是对这种观点的印证。
至少从表面上,这个进行了3年的乡村实验,已经有了几分成功的可能。
①
作为理想主义者兼行动派,蒋莉不仅敢想、敢说,而且敢做,永远闲不住。
这个实验最初的发起者是蒋莉,杭州教育界一位标志性人物,一举一动,都备受各界关注。
在媒体看来,假如教育圈缺了蒋莉,一定会少许多头条——她29岁就出任胜利小学校长,一手创办崇文实验学校,两者均是杭州炙手可热的名校;当过上城区教育局局长、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去年,她辞去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的消息,一度让教育圈一片哗然。
之后,蒋莉到浙江外国语学院当了一名老师,并兼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学术委员,致力于一线教育改革,再度引起轰动。
她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出人意料。
如今,得知蒋莉又投身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提升项目,旁人震惊,熟悉她的朋友却很淡定。因为她是杭州教育圈里出了名的理想主义者兼行动派,不仅敢想、敢说,而且敢做,永远闲不住。
②
“将小而弱、小而差的乡村小学办好,才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
改造富文乡中心小学,她和小伙伴们已经做了3年。
3年前,当时任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蒋莉以个人身份自费前往四川广元,参加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读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村村有学校”。本世纪初,基于效率优先、集中规模办学的思路,全国各地开始长达十年的大规模“撤点并校”,大量村小、教学点被撤销。十年间,农村小学从44万所减少到21万所。中国教育逐渐形成城“挤”乡“弱”村“空”的格局,出现了上学难、上学远、上学贵、校车事故上升、辍学情况加剧等问题。
自2012年国务院叫停“撤点并校”后,人们的眼睛开始往下看,发现幸存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仍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小而弱、小而差”是其基本状态,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等,都陷入了窘迫的困境之中。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数量为384.7万人。正是这些学校,服务着农村底层20%最困难家庭、没有能力进城镇上学的儿童。
“将这些学校办好,才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当过小学数学教研员的蒋莉一向对数字很敏感,她发现,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开展的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比较研究中,杭州在大多数指标的评分中都位居前三位,唯独城乡均衡性这一项,拖了后腿。
“农村教育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照城市学校的模式办学没有出路。必须要进行一揽子的综合改革,才能彻底扭转现状。”蒋莉说,“我们探索富文乡中心小学综合改革的目的,一是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二是尽可能为学校自主办学赋能;三是尝试为未来学校做一个‘乡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