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全民阅读

《中国文学大师课》的总策划陈思和召集顶级作家学者来朗读:

把文学作品读到你自己的肉里边去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安忆。今天我将从男人和女人关系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谈谈我对爱情以及两性关系的认识。”

  这几天,如果你打开喜马拉雅APP,订阅一门《中国文学大师课》,每周三天,会听到22位平时很难一次性召集到的中国文学界顶尖作家和学者的声音,陈思和、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王蒙、严歌苓、叶兆言等等,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100部作品。

  王安忆的课,11分钟,跟想象的文学课完全不一样。她讲了很多女性如何生活幸福的问题,吐槽了一下热播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其实这里边的女性是非常可悲的,这里面的女性是很可怜的……这个电视剧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褒奖,就很奇怪。”她喜欢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赵涛演的那个女性,我觉得她是新时代的女性,但是她又有旧时代的遗痕。现在我们的文学的价值,有的时候是要给文学史增添新的形象。”

  还是讲文学,但又不止文学。

  22位作家第一次选择在音频上“读”书,讲书,他们是什么感受?适应吗?

  不能将文学史

  简单地搬上网络

  《中国文学大师课》的总策划,是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其实,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想做这件事了。

  他当时想跟电台一起做,包括拍成纪录片。但当年投资比较大,各方面技术条件也还不够成熟。但他依然觉得,那个时候做更好,很多经典篇目里的作者还活着。更重要的原因,陈思和认为,现当代文学不仅仅是印在书上的,也是可以传播在声音里,让更多人感受现当代文学的魅力。

  王安忆是第一个录的。莫言之前一直没联系上,陈思和和莫言打了电话之后,第二天就请工作人员到北京录制。余华录节目的时候,正好在外地,生病了,一边打吊针一边录。像严歌苓不喜欢露面,就在德国录制。

  这门大师课有一个主标题:文学与人生。

  设计主题时,团队最初的想法还围绕在现当代文学教科书的逻辑体系里,但陈思和希望把现当代文学更好地传播出去,音频,是现在的介质,就要利用好这个介质,不能局限在原来的对象里。

  课程的制作人之一顾文豪介绍,在一次策划会上,陈老师说:“既然要做音频,就要做一点跟我们写书不一样的事情,要做一点写书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学史的那套搬上网络,尤其是,我们不要局限在原来的对象里,网络的对象是广大不知名的听众,我们要问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来听文学?是为了考研吗?为了做研究吗?肯定不是。所以我们的文学课要关心每一个陌生的听众,让他们知道在今天读文学是有用的。这次我们要让人生来做主角,从一个人出生到老死的生命过程中去动态地理解文学。”

  陈思和提出了“文学与人生”的主题,把文学作品放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读。人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文学作品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读的。而文学作品里所讲到的一些道理,却很可能在你某个人生阶段当中,可以给你提供参考。

  比如余华“读”的是《十八岁出门远行》,可能对一个十八岁少年来说,会有共鸣。

  这次,很多作家和学者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我们能不能通过新的方式,把文学的价值重新做一个梳理和传播,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进入录音棚

  才发现需要适应的地方很多

  对于在网络上分享知识,作家读得好吗?

  顾文豪发现,在每个介质里,作家其实都能找到对他“有利”的一面。

  余秋雨的节目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线的,顾文豪当时说,余老师,关于阅读,你说两句话吧。

  余秋雨说,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听的平台,我们要讲的是听的意义,而不是讲阅读的意义。

  “像我33岁都未必有这种敏感度,但73岁的余老师马上点出了介质的特质。”

  22位作家中,有很多都在高校当老师,习惯了上课,本以为录一段音频课很简单,直到进入录音棚,他们才发现,需要适应、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

  同样参与课程的复旦大学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郜元宝说,他感受最深的,是对知识形态的挑战。

  “文学知识,过去长期是在大学的学术圈里,完全是由我们主导的,想讲什么讲什么,长远来讲,是由学生来选择的,但具体的操作还是我们自己来把控。但现在,知识的形态要改变。我觉得一开始录的时候,都有一个互相适应打磨的过程。主要适应什么呢?要把学术的外衣、学术的表达方式‘割爱’,要讲得清楚明白,要用当代社会生活中大家共享的语言、流行的生活语言讲。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一次的文学课,郜元宝一口气录了24节课。他认为,现当代文学是一个全民的文学,上世纪80年代全民参与,现在已经收缩到大学课堂里去了,范围狭窄了。如果我们再用学术的套路,那它就会更狭窄,前景是很不看好的。“现在来到了音频平台,用户是第一的。你讲得不好,他就不听,不买。从这方面讲,这是一个机会,来验证一下,你平时在大学里讲的文学知识,到底在社会中有多少听众。我觉得这是一个测试的机会。”

  如果对公众都讲不清楚

  它的学术含量是可疑的

  那么,听众喜欢作家“读”的书吗?

  这门课12月1日正式上线,截至记者发稿,一个星期,总播放量超过了68万,也有各种留言。

  而关于好不好听,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觉得文本讲的太少了,有人又觉得鸡汤讲多了,有些人希望你要讲得很专业,有些人希望你能讲得令人感动。

  作为总策划,陈思和希望提供一个新的产品,新的角度,因为文化就是眼界。对一个听众来说,给了他本来没有的一个视角,作品可以这么读,把文学作品读到你自己的肉里头去。

  陈思和几乎每条留言都会看,包括一些批评的声音。

  “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在平台上对着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基本还是习惯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讲。对我们来讲,现在就是对着更广大的听众范围,从播出的回馈来讲,也很难估计到底是大学程度以上的还是以下的,但是,听众的范围更大了。”郜元宝对钱报记者说。

  郜元宝认为,一门学科的学术性,尤其是人文科学,它的学术性最后是要在生活中加以验证的,如果对公众都讲不清楚,那它的学术含量是可疑的。

  “好多人说平台上讲的没啥意思,浪费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提醒自己,你不能这样讲,要换个方式讲。从选题、提出问题,字里行间都是挑战,这是我感受最深的。”

  比如一个重要的切换:讲述感。

  陈思和本来觉得很简单,就是讲课么,录10分钟。但他第一次录完就说,唉,这个东西不好讲。他发现漫谈式的讲述,音频其实是没有办法接受的。后来,他每次讲之前,都要写稿子。

  陈思和认为还有一个需要转变的地方:我们阅读或者写作的时候,觉得这个文字好美啊,但当你念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念不清楚的,这些语言就需要换成口语化的讲述。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 a0008 把文学作品读到你自己的肉里边去 2018-12-09 钱江晚报2018-12-0900007 2 2018年12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