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3版:建德·往事

文章导航

那段跌宕起伏的教师生涯

  讲述人:章荣朝,杭州市建德人,1939年7月生于新安江畔白沙村。1960年7月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杭州建筑学校教书。1962年7月,为分担国家困难回乡务农。1965年起在家乡教书,先后当过民办教师、公办教师,教过小学、初中、中专、大专。1999年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建德分校(建德教师进修学校)退休。

  下放农村

  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我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杭州建筑学校工作。我记得那是1961年的秋天,那两年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阶段,很多中等专业学校都被拆除,我任教的这所学校也不例外。

  学校没有了,我的教师生涯也只能告一段落,我被安排到建筑系统下面的建筑工地搞宣传,写广播稿,写舆论,出黑板报。几个月后,为分担国家困难,我提出回乡务农。我从杭州建筑工地回到建德白沙村,也从杭州居民户口变成了建德农业户口。

  以前居民户的粮食是国家分配的,每月领粮票,凭票购粮,农民却是要凭工分换粮食,那个时候工分是每年结算一次,按照分值计算钱,分的粮食从你应得的钱里扣,剩下来的钱才归你。不挣工分没有收入的由生产队分给基本口粮,费用由生产队承担。

  回农村就要劳动,可是我体力不行做不惯农活,正好村里发现我会写报道,于是便安排我写通讯稿、给村里广播站写广播稿。那个时候一个农村普通正劳力干一天活能挣10个工分,相当于一块钱,一九六几年一担稻谷才八块多钱,而我写写广播稿一天也能挣7、8个工分,还是不错的。

  可是我家的成分不好,当时的社会成分是很要紧的,我一个家庭成分不好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挣7、8个工分,这让一些人看了很不得过,于是就去村里反映,去提意见。他们的理由是,让地主富农家的儿子来给大家写广播稿、出黑板报、做宣传,这不是宣传坏思想吗?

  永不言弃

  知识总能改变命运

  当时,我的祖父、我的母亲,都被抽出来接受批评教育。由于村里的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最后只能把我叫去写批评稿,还要悄悄地不能被村民知道。

  有了这次事情,我又开始写广播稿、写宣传报道,因为不能用本名,我就从鲁迅的诗中取了三个字,给自己起了个笔名“甘为牛”。那段时间,村里好多人都在议论这个“甘为牛”,猜测这人是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甘为牛”是章荣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白沙村,平静的生活再一次被打乱。

  不能挣工分就意味着吃不饱饭,在实行供给制的年代,自由市场基本是绝迹的,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那时候的票证和货币几乎一样重要,有钱没有粮票是买不到任何粮食的。

  所幸的是我平时工作认真努力,从不懈怠,大队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我的稿子得以再次被录用,这次不用本名也不用笔名,帮哪个村写,便以那个村的名义广播。

  我人生的转折,得益于当时的白沙镇镇委书记张义根。因为一直在给各个村写通讯报道和广播稿,算是小有名气,张书记找到我,让我负责了好几篇很重要的文章。我还记得有一篇是写岭后村的劳动模范于金华(谐音),张书记看了以后大为赞赏,他说这个人的文章很不错,不要埋没了,让他到学校里来教书。

  于是,在1965年7月,我以民办教师的身份来到白沙小学(今新安江第三小学)。回到了久违的讲台,心情意外地平静,我方才明白,我就是属于讲台、属于教室的。

  重拾教案

  教师生涯得以重启

  后来,国家落实新政策,可以恢复我公办教师的身份,我却把当年下放农村的证明弄丢了,原单位又早已经拆除,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民办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全县共有十个转正名额,每个公社可以推荐一至二位民办教师参加考试。我记得那场考试大约有五、六十人,我的语文成绩排名第一,由于成绩优异,转正后,很快教育局就把我从白沙小学调至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79年5月,座落于白沙镇月亮坪(今新安江月坪公园),当时是与县教育局合用一幢大楼的,学校担负着全县初中、小学行政人员、教师(包括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

  我当时的工作是到各个乡镇去,把没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文凭的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给他们上函授课,称作“中师函授”,为期四年。记得第一堂授课是在航头进行的,当时包括李家、寿昌、大同、檀村等地的小学教师,全部集中到航头上课。当时的教学业务是由湘湖师范函授部统一管理的,我教的是语文。还记得第一堂课上的内容是毛主席的一篇讲话,叫做《改造我们的学习》。两年后,也就是1983年,大部分教师都顺利结业,还有少部分没有结业的小学教师,就转到另一片区继续两年的学习,直到成功结业为止。

  当时许多初中教师只有高中文凭,于是“中师函授”结束后,我们又开始为期几年的“高师函授”。

  办学初期学校招收中师一班,共有28名学生,是严州师范教学点,我进校那年他们正好毕业。教师进修学校一直采取函授加短期培训的教学方式,直到我临退休前的几年,学校才尝试招收了两个全日制班级,都是学校刚毕业的,前来进行脱产培训,为期半年。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岁月并没有湮没我心中的记忆,那就是一本真实而不华丽的资料,至今仍历历在目。


钱江晚报 建德·往事 k0003 那段跌宕起伏的教师生涯 2019-03-01 钱江晚报2019-03-0100008;9547034 2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