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猪倌”黄淑女:身在猪圈 放眼世界
——记旧县街道西武山村夏柏松家庭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些美丽的身影,她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着桐庐女性执着发展的智慧、崇德向善的力量和自尊自信的风采。她们中,有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有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桐庐因为她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第109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她们致敬。
“最美猪倌”黄淑女:身在猪圈 放眼世界
她白天卖猪肉,晚上带着猪肉味儿,衣着光鲜地去参加晚宴;上午还在清理猪圈,下午就神采飞扬地上台分享创业经验……
见过她的人都讶异:“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为什么会去养猪?”是的,她颠覆着人们对养猪的传统认知——脏、臭与邋遢,取而代之的是干净、青春与希望。
有着“最美猪倌”之称的黄淑女,桐庐县分水镇人。2007年创业,现任桐庐柳淑农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十二届杭州市青联委员、杭州市农村青年兴业带头人协会常务理事、桐庐县第九届政协委员、桐庐县青联常委。个人先后荣获2014年首届浙江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项目大赛银奖、2016年第十届“最美杭州人——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把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猪圈
黄淑女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为了父母的心愿,大学选专业时,她舍弃了钟爱的旅游专业,选择了畜牧专业。
有一次,她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家里养的猪生病了,亏损了不少。听到电话那头母亲的哭声,黄淑女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不顾家人劝说,执意要退学。母亲了解了女儿的想法后,坚定地让黄淑女从大城市回到了小山村。“我妈妈的思想比较‘先进’,她很看好养猪这个行业,支持我回来。”最终,黄淑女没有把大学念完,回到了分水镇,投身到养猪中。
“既然是我主动要做,便不会抵触。”她一头扎进去,将最美好的10年留给了猪圈。
黄淑女养的猪肉真好吃
黄淑女一心扑在了养猪上。偶尔去买件衣服,便是她仅有的业余生活。
别看黄淑女体重只有80来斤,让她给400多斤的母猪打起疫苗来一点儿不含糊。当别人规规矩矩地站在定位栏处打针时,黄淑女已经“不顾形象”地爬到栏上,去寻找更适合打针的位置。“用蛮力不行,要会用巧劲儿,掌握技巧。”一天下来,多的时候,黄淑女能为300头~400头小猪打针。
看到黄淑女在烈日下采摘水果,晒得黝黑,旁人心疼不已;摸着黄淑女的手,粗糙、指关节稍大、布满茧子,朋友说她的手是同龄女孩中最有“故事”的手。饲养、打疫苗、清理猪粪、养鱼、种水果……再苦再累再脏,黄淑女从没想过打退堂鼓。
从自己引种到引进“金华两头乌”品种,从粗放养殖到走生态养猪,从帮父母养猪到成立自己的品牌——柳淑农庄……养猪这件不被外界看好的事,在这个年轻姑娘的手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凭着口碑营销,镇上、县里甚至周边城市的人都知道,有个叫黄淑女的女孩子,养的猪肉真好吃!
将养猪这件事情幸福地继续下去
养得好不如卖得好。2014年,黄淑女从养猪基地“分身”,开始自己做销售。根据客户对猪肉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宅配套餐。私人订制的预定活动更让她年底忙得团团转。
“我是一个农民,一个养猪的农民。”尽管黄淑女现在既做电子商务,又做生态农业,但她从不“包装”自己,仍然喜欢这样自我介绍。
在黄淑女的手机里存着一张黑白图片,十几个养猪人在猪舍前合影,身后的猪舍墙上刷着几个大字——身在猪圈,放眼世界。黄淑女说,这句话是她内心的写照,她会时不时翻出来看看。
新的一年,黄淑女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希望在保障食品源头、畅通销售渠道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小型产业链做起来。“就像国外的农场一样,哪怕再小,产业链也是完整的。”黄淑女说,不追求规模,只追求品质,“专一地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黄淑女把自己的梦想一笔一笔地画了下来,一直是未完待续:“想到什么,就继续画下去。希望未来二三十年,不受外界影响,将养猪这件事情幸福地继续下去。”
心系群众 情怀老人
——记旧县街道西武山村夏柏松家庭
在旧县街道西武山村,当你一提起夏柏松,谁都会竖起大拇指,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几十年来,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家庭和睦,同舟共济
夏柏松,家中排行老三,一直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日子。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80年代的时候,他在砂石厂上班,不慎把手转入了机器内,功能丧失,留下了残疾。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夏柏松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他在妻子的鼓励下没有因自己的身体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1995年自己开办了砂石厂,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热心公益,博爱有情
日子逐渐好起来的夏柏松夫妇没有忘记村民,特别是村里的老弱病残。从2001年开始,每年临近春节,他们两人都要看望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给每人送去100元慰问金,还有白糖、蛋糕、长寿面、食用油等慰问品,受助村民达到300余人次;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5万元;受伤的工人,他每年慰问,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常年坚持做慈善,累计捐资达50余万元。
老当益壮,止于至善
现在的夏柏松,虽年过半百,可依然精神抖擞,他写有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热衷为老百姓做事的热忱之心。2013年西武山村成立村商会,60余家企业老板和村老百姓一致推荐他为商会秘书长。商会成立后,他配合商会会长,经常出谋划策,让自己的老婆开车带着他跑东跑西地学习其他优秀商会的经验。每次商会捐赠爱心款,都是带头率先捐赠。村商会每年的重要节日(如百姓日、中秋节、重阳、春节等)都会给村里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红包。在每个节日前夕,夫妻两人都会跑前跑后地去了解村里是否还有特困的老人,也会经常跑去老人的家中和他们促膝长谈,在物质上、身体上、心理上给予老人极大的安慰。对于新生儿,夏柏松代表商会总是第一时间把红包和祝福送到宝宝身边。暖暖的关怀,浓浓的情谊。特困职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妇女……都是他关心的对象。老百姓对夏柏松的印象特别好,每当大家称赞他时,他总是憨憨一笑地说:“是村里的商会组织好,有了这么好一个商会,我干事有冲劲,老百姓心里也舒坦。”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现在的他们很幸福。诚然,幸福是依靠共同经营的。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仁者爱人等等。愿温暖的心延续,幸福的风继续吹……
(本版资料和图片由桐庐县妇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