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4版:嘉兴生活

《绿皮书》:尊重大于和解

  《绿皮书》:尊重大于和解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讲述黑人和白人之间种族、阶级、文化矛盾冲突的故事,从1989年《为黛西小姐开车》到2011年《触不可及》,再到今年的《绿皮书》,主角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都发生着变化,但最终无一不走向个体间的理解与融合。种族问题在国内观众的认知里可能缺乏共鸣,至少在我看来,《绿皮书》所讨论的还有价值观求同存异的问题。在多元的世界,多种价值观的萌发和碰撞中,我们依然在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别人的价值观。那些少数的群体、更弱势的群体承担着党同伐异的偏见和孤独。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60年代黑白冲突不断的美国,黑人主角是古典乐钢琴家唐,受过高等教育,谈吐不凡。他被上层白人欢迎,却从没真正地被平等对待过,同时长时间的隔离,唐与自己的族群也有着很大差距。在南巡演出前,他聘用了失业的白人司机托尼,来负责接送和解决麻烦的工作。在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两人从对立走向互助。

  在唐身上,赋予了黑人、上流音乐家、同性恋三重身份,对应着三种偏见分别来自白人、底层人和反同性恋者。当他终于不堪羞辱,向托尼倾诉:“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有教养。但一旦我走下舞台,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成为另一个黑鬼。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承受着这一点,因为我不被我的人民所接受,因为我也不像他们!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如果我不够男子汉,那就告诉我,托尼,我是什么?”

  我不是黑人,不是上流人士,也不是同性恋者,可是当听到唐这样发问的时候,我依然能体会到感同身受的孤独。想起过去无数个时刻,我持有与身边大多数人相异的观点,我不敢说出口。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站在多数人的对立面,很多人选择加入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群体,群体对这些意见的认同更加强了个人对于此意见的信心。一旦出现了不符合群体共识的言论或行为,几乎会受到整个群体的排斥和抵制。这样的群体压力长久地维护着群体共识,可是共识就一定正确吗?我们总是力求避免冲突、逃避矛盾,向自己妥协,与众人和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共识的群体内部,交流更加高效,可在不同种族之间、性别之间、国家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道道高耸的“柏林墙”。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在班群里发了这样一条祝福,祝你们能摆脱婚姻与生育的束缚,收获作为个体真正的自由。祝你们掌握对自己身体完全的自主权,能够自主决定生育或不生育。祝你们无论在大众文化中,还是亲密关系里,不被物化、矮化、附庸化、宠物化,能够得到真正平等的爱与尊重。当然,如果你们不需要的话,也祝你们可以摆脱爱情的桎梏,得到更广阔的自由。就像电影最后黑人拿着香槟走进白人的家庭聚会,欢度节日,这样和谐共融的场面更像一种祝愿、一种想象,一种我们都知道的,只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可能。

  不管是个性、态度、相貌、审美还是信念、理想、价值观,我希望每个群体正视一切不同的形态和声音,在坚不可摧的“柏林墙”倒塌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学会的是互不侵犯,其次是尊重,最后才敢期盼相互理解、彼此接纳。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4 《绿皮书》:尊重大于和解 2019-03-29 钱江晚报2019-03-2900015;钱江晚报2019-03-2900016;9769408 2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