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金山记忆
管天瑞 文/摄
外公(左1)在上海石化化工二厂 厂工会门口职工物价检查小组合影 |
外公的金山记忆
管天瑞 文/摄
2019年4月,我年近80的外公黄文吾从金山梅州社区居委会领回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监制的“光荣之家”牌匾。外公颤颤巍巍地把牌匾钉在他的门头,一脸满足地欣赏着他的“光荣之家”。
外公自1998年从上海石化总厂化工二厂退休后一直和我的父母住在一起。为了这块“光荣之家”牌匾,外公让我的母亲开车从浙江平湖到金山石化跑了两趟。20多年来,我对上海和金山的感知,很多内容来自外公点点滴滴的回忆。
1971年,外公离开奉贤塘外五七干校后,就到上海第四制药厂参加劳动。在药厂工作五年后,外公于1976年调到上海石化总厂化工二厂工作。上海石化一期工程于1977年6月投产运营,这里是中国规模极大的炼化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园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去工厂工作似乎是一个好的出路,因为工厂有奖金,收入比在机关要高一些。所以尽管后来外公还有机会回上海作协工作,但当工人有奖金似乎对外公更有吸引力。然而在企业成为凤毛麟角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外公这次并没能成为那独特幸运的一位,而是在上海石油化工二厂开始日复一日的工厂生活。
那时候的金山,大部分地区均为农田,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基本没有大型商商场,滨海地区更是人烟稀少,一片荒芜,只记得沙滩上不断进行着填海作业。外公在金山的生活平淡,但饶有趣味。如果说总厂职工乒乓球大赛上第五名的成绩点缀了宁静生活,那义务参加的职工物价检查,则是外公在工余时间乐此不疲的事。
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宏大篇章。在众多难关中,价格改革是其中最为牵动公民神经的一项。物价关系国计民生并非一种夸张的说法,可以说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全局,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根据国务院和国家物价总局有关通知精神,全国各地职工物价监督应运而生,1985年8月,上海市职工物价监督总站成立,首批职工物价检查员340人,他们协助相关部门检查各类商品价格及执行情况。
外公是上海石化总厂首批职工物价监督员。工厂八点多上班,外公却需要在天还没亮的五点出门,并非为了通勤,单单是为了赶上菜场开门,去做一件大伙儿认为很傻的事儿。没有额外奖金,只有0.2元的早餐补贴。
1988年的一天清晨,梅州菜市场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本就算不上宽敞的通道两边摆满了各色摊位。在拥挤的人群中,外公与几位拿着小包的人缓慢前行。虽然他们每到一个摊位都要查看一番,但不会买任何的东西。相较于商品,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商贩手中的杆秤和摆放在一旁摊位上的商品价格牌。“你这羊肉价格的价格不对啊?”类似的责问,几乎每次检查都会有。这声责问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语毕,周围人群也随之发出了“是啊是啊”“太黑心了”的附和声。小贩本想还嘴,却被“我们是来进行物价检查的”一番话彻底堵死了嘴。对不法商贩的处罚有着一套标准,就以羊肉来说,虽说卖掉的部分难以追寻,但可以遗留在摊位上的羊头为基准,来判断卖了多少斤羊肉,再以此进行罚款金额的评估。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职工对市场物价动态最为了解,也最能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回首过往,我们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的职工物价检查员是市场上的哨兵,是消费者们的卫士。外公参与职工物价检查完全是义务的,当问起外公为何自愿站好义务物价检查这一班岗时,他对我说,只是自己单纯喜欢干这件事罢了。要说成果,那时候的不法商贩见到外公都会害怕,先前文职工作的缘故,让外公检查起来格外细致。“上海市职工物价检查先进个人”的称号以及一件作为奖励的羊毛背心,都是对他那段经历的最大认可。
1997年,原金山县和上海石化合并成立上海市金山区。1998年,外公从石化总厂退休后来到平湖和我们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改革开放40多年,金山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曾无人问津的沙滩发展成为极具海派风格的城市海岸,国内首条市郊城际铁路的开通更是让金山成为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近年来,金山更是一年一个样,虽说与上海市区尚不能比,但百联与万达构成的商业中心也展露出此地欣欣向荣的景象,相继建成的易家中心、红星美凯龙等超大型CBD让人惊呼:“金山变得勿认得了!”如今,外公隔几个月还会让我的母亲开车去金山报销医药费,他还保留着工作时住的梅州新村的房子,已经空关20多年,不肯租也不愿卖;或许,这套梅州的房子是外公对金山永恒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