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8版:嘉兴生活

张余林:时代的“弄潮儿” 致富不忘家乡人

  张余林:时代的“弄潮儿”  致富不忘家乡人

  平湖毋庸置疑是中国的服装之乡,外贸出口与内贸齐头并进,拥有众多“明星”服装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都要归功于那些吃苦耐劳的时代“弄潮儿”,在这里,要讲到的一位企业家正是在平湖服装历史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浙江多凌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余林。

  8年北上“单帮”路

  企业转制“一展抱负”

  张余林1961年出生于乍浦黄山乡金门村一个普通家庭中,家中有3个姐姐2个哥哥,他排行老六。出生的时候,由于胎盘前置,足月生他的时候才2斤多,摇船到平湖县城结果无法接生,来到嘉兴市区才平稳生下来,当时还在看护箱内呆了2个月,用他的话说是“跨了次鬼门关”。

  出生不足3斤并不影响他的健康成长,张余林读书期间一直是班长,15岁初中毕业后学习裁缝,来到了金门大队被服厂做劳保用品,期间又跟着二哥挨家挨户上门做裁缝,后来又转做了5年裁缝机车工,这期间对张余林以后投身服装行业起了“萌芽”作用。

  改革开放不久之后,1983年,张余林自己出来做“单帮”,就是衣服批发到北方去卖,上半年买材料加工自己做,如果来不及供应就直接买成品。“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往北方哈尔滨那些地方跑都是常事!”期间也经历很多事,当然这8年经历的辛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年轻所以喜欢闯荡,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张余林也想安稳地在家乡做一份事业,1991年他接管了经营不善的黄山乡服装二厂,当时全厂就5间破烂的平房,29个工人,总资产2万元,可谓一贫如洗。

  在张余林的正确带领下,很快员工就增至120人,资产也翻了数倍。1993年时,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浪潮,黄山乡服装二厂成了企业转制试点,张余林顺势承包了60%股份,成立多凌制衣社,并对厂区进行了大改造,这也正式开始让他大展身手,一展抱负。

  这时,一个新的机遇来临了,1993年下半年迎来了东欧、俄罗斯市场的开放。当时全球棉价波动较大,恰巧波兰急需10万件棉衣,在有可能亏损的情况下,张余林壮着胆子接下了这个单子。结果交货后,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赞许,并追加了订单。“当时一件能赚5元,一共赚了50万元。”张余林笑着说道。赚到第一桶金后,随后的几年销量水涨船高,到了1996年更是达到了150万件交货量,约1亿元销售额,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企业之星”。

  到了1996年,多凌制衣社的总资产达到了3000万元,张余林花了1200万元收购了剩余的40%股份,至此终于成为了一家独资公司。同年,他又扩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员工也达到了500多人。后来东欧服装的形势不好,张余林又开拓了西欧市场,年产量相比1996年又翻了一倍,达到了300万件,很快两年前的新厂又满足不了企业快速发展,便再次征地137亩建立了企业工业园区,并改名为浙江多凌控股集团,园区内的两个服装厂工人总规模一度达到了3000人。

  此外,这几年期间,张余林又陆续建立了多凌药用包装、多凌线带厂等,还收购了黄山乡钢材厂、黄山乡软木厂等闲置厂房,打造出一个服装“商业帝国”,可以说形成了产业的“一条龙”全供应链。

  投身房产聚焦“新材料”

  致富不忘回报家乡

  “当时房地产正在起步阶段,我非常看好这个市场。”敏锐地嗅到了未来房地产即将蓬勃发展,2000年张余林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开始进军房地产,“出道”之作便是在乍浦本地小试身手开发了“多凌景苑”,小区环境优美,高大上档次,至今还是当地的一个房产项目成功“模板”。

  尝到甜头后,张余林陆续在平湖合作或单独投资了5个房产项目,此外还投资开发了平湖知名的九龙建材市场,而他的二哥张祥林此时也已经是当地一位响当当的房产项目投资商。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除了平湖之外,2004年,张余林与二哥来到湖南湘潭一起合作投资3亿元开发房地产,在2008年又到湖南安化拿下3500亩地,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目前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多面开花,不断探索创新!与此同时,张余林将目光投向了毗邻平湖的上海,上海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的中心地,在上海他不仅投资了房地产项目,还成立了进出口公司。“眼界决定世界,上海开放的平台可以给我们更加宽广的眼界。”

  服装发展是缓慢的积累,房地产开发便是快速积累。在张余林口中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转型升级”。在2016年,他看到了新材料“石墨烯”的远大发展前景,并成立了多凌新材料科技,三年累计投入4000万与复旦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相关应用产品。目前形成了快充、地热膜、口罩方面的新材料产品,销售达到了1亿,未来计划逐步实现10亿销售额,目标登上科创板。“房地产只是一时的造‘英雄’,一个企业想要‘脱胎换骨’就必须要下血本!”张余林坚定地说到。

  “初步的财富是自己的,而中度的财富是得到朋友、乡民的支持才有的,所以我要回报这块沃土。”张余林致富不忘家乡人,数十年来,他一直为慈善机构捐赠,嘉兴港区慈善总会成立之时他捐赠了100万元。张余林跟二哥两人时刻想着回报家乡,还与民政局共同出资500万建造了公墓,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捐赠给慈善总会。

  结对数十家贫困家庭、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300元、为五水共治捐赠100万元、为当地绿化改造捐赠300万元……这些公益事情在张余林这里已经数不胜数了,但他依旧不忘初心,回馈家乡。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在千年古镇乍浦有一座始建于宋朝年间的瑞祥寺,曾是王孰的故居,后经改造成为寺院,因为历史原因几经破败。2008年,张余林和二哥共同出资5000万元重建祥瑞寺,恢复了千年古刹往日的雄伟壮观,供人祈求祥瑞安康,也被传为一方佳话。    徐超/文

  阿奴平湖宁公众号二维码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8 张余林:时代的“弄潮儿” 致富不忘家乡人 2019-06-21 钱江晚报2019-06-2100011;钱江晚报2019-06-2100012;10369493;10369491;钱江晚报2019-06-2100013 2 2019年06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