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剪出缤纷世界
三言两语讲述纸短情长
——探访民间工艺大师的剪纸人生
傅家淳/文 李忠华/摄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富阳,有一位民间工艺大师,同时是富阳“十佳非遗传承人”,已经从事40多年的手工剪纸,她叫郞苏平。
三代传承基因
从传统剪纸启蒙
郎老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对剪纸总有一种痴迷的状态。只要拿上纸和剪刀,脑中就会开始设计创作。这不,刚从布袋里拿出一些材料,郎老师就给我们展示了,如何三刀剪出一个“双喜”,如何三刀剪出一个“幸”字。
张大嘴惊叹郎老师这双手的同时,我们开始坐下,聆听郎老师的故事。
郎老师的母亲孙雪云从10岁开始剪纸,师从外婆胡兰珍。每年要剪500张以上图案,多以喜字、寿字、花鸟蝶凤为主,不仅剪得好看,还常带有美好的寓意,比如花开富贵(牡丹花)、年年有余(鱼)、大吉大利(福禄寿喜)等。乡邻看着喜欢,常来讨要。母亲孙雪云经常带着郎老师去布店看花布上的图案。郎老师喜欢,就自己拿个笔开始画着,试着剪了起来。
2005年,龙门古镇举办首届民俗风情节,需要找一个剪纸传承人装点一个剪纸庭院。几经周折,找到郎老师母女两。
当时时间有点紧迫,母女两分工合作。母亲以喜字、鱼、牡丹、石榴花、中国结等传统剪纸图案为主。郎老师脑子比较活跃,恰逢北京承办奥运,郎老师就以福娃、奥运五环、标志物等新派元素剪了10套图案。用夹子和透明塑料袋和钢丝绳串在一起,布置满了庭院。游客看了,赞不绝口。
思考带来灵感
剪纸手法配合创意的体现
2005年之后,郎老师开始着重创作大型的剪纸。而大型的剪纸,一般需要阴剪和阳剪相结合来表现。所谓阴剪,就是剪去表示物象结构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的方法,这种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被剪刻去的空白组成图案,每一刀都不连在一起,每一片都分开剪,每一条钱都不能连着。阳剪,正好与阴剪相反,是剪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图案的线条是实心,线线相连。这种方法流畅、清晰、玲珑细致。阴剪和阳剪相结合的,是最好的剪纸表现手法。
2018年,由省里组织,带了一批剪纸艺人去萧山航民村采风,还去了萧山的花边厂和打金厂。回来让大家以这次采风的题材进行自由创作。郎老师就创作了一幅《萧山花边》圆形剪纸。最外面是波浪形轮廓,中间是参观的花边厂里的花边纹理,最里面是三个老百姓坐在靠椅上闲聊,还以蓝天白云、远山民房、花鸟松柏相衬,一举拿下此次“特色小镇”剪纸大赛银奖。
郎老师告诉笔者:主题是宗旨,构思很关键。定了主题以后,你用什么东西去体现你向表达的东西,大致内容确定后。你又用什么东西来填补每块空缺。好比最近郎老师在创作的一幅作品。中间是一幅中国版图,版图中间是天安门,左边是5个五角星,右边一个党徽。版图外左上角是一座华表,华表上飘出一面红旗,红旗角上紧连飞机、客机、直升机,一直沿到右上角的火箭。从右边下来是明珠塔,再到右下角是另一个图案。往左是钱江新城等。
这些主体内容的创作,是郎老师东画一个,西画一个,剪下来,再进行调整、布置、摆放、黏贴,最后定下来的,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空白处填充着松叶、牡丹、和平鸽。满满的欢喜和中国元素。只可惜,这幅构思好的图,还没有剪成,还是个半成品。郎老师笑着告诉笔者:“这是要去参展比赛的,就算是剪好了,也不能让你拍去。”
教育传承 薪火不断
2018年开始,郎老师到大源镇第二小学支教。大源二小是浙江省足球试点学校,很多孩子都喜欢踢足球,于是郎老师灵机一动,将足球元素融入到剪纸创作当中。郎老师先在纸上画好一幅幅踢足球的场景图,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剪出好的作品。
今年6月1日,大源二小举办了第二届艺术节,孩子们剪出的作品用图版进行展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郎老师告诉笔者:“我是上了年纪的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传承人,将这一门剪纸传承给下一代,也是我的职责。希望剪纸这门技艺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郎老师2004年至今在各类展览比赛中纷纷获奖。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民间文化艺术人才。2017年被富阳区评为“十佳非遗传承人”。2017年被评定为杭州市第五届民间工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