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特别报道

女孩子遇上这种事,想讨个公道真难

人生的至暗时刻:失眠、抑郁、狂躁、情绪失控,她只有19岁,却只能独自面对
家人总劝她别闹这么大,亲戚则说女孩子裙子别穿那么短,男朋友很快和她分手

视觉中国
供图

  等待判决结果这一年,张婷被谩骂和质疑,不被理解和泼冷水,前者是来自网络留言和私信,后者则是来自家人。

  “女孩子遇上这种事,想讨个公道太难了。”张婷最终没忍住,眼泪掉了下来。

  这一年来,张婷经历了太多的煎熬,而她,只有19岁,她只能一个人面对这些。

  整宿失眠,足不出户

  在微博上发出案件的判决结果后,一个小时内,张婷收到300多条留言,800多转发。这是她这一年的习惯:每当这件事到一个节点,她就会发一条微博。

  9月3日那天,她说:周五宣判,倒计时3天,我终于熬到头了。其实更多的是忐忑,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支持你。”“你为很多女生做了很好的榜样。”这些正面的激励对她是种慰藉。

  今年5月,记者和张婷在山东见面,燥热天气下的张婷显得憔悴又疲倦。见面的地点是一家她选的咖啡厅,窗户被贴纸、绿植遮挡,太阳光从间隙中漏进来,室内显得尤其幽暗。

  “我昨天晚上忙到3点多才睡,早上差点没起来。”张婷的工作时间是下午两点多到凌晨两三点。一年前,她还是早睡早起,自从发生那件事后,她就整宿失眠。“反正睡不着,不如工作。”

  从去年5月到去年11月,这半年是张婷的人生至暗时刻。事发后没多久,她从杭州回到山东老家,最初的半年几乎足不出户。“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不能惹我,不能和我讲话,只要和我提这件事,我就像疯了一样。”

  “疯了”的状态是妈妈事后告诉张婷的,因为她已完全不记得。“我妈说,我把家砸了,电视、花瓶,拿到什么摔什么,大喊大叫,打自己。”那次失控是妈妈把她送到医院,打了一针镇定剂才平复下来。

  张婷形容那半年的生活:有时大哭,有时默默流眼泪;每天在家发呆,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会儿天黑了,一会儿天亮了。没有饥饿感,不怎么睡觉。“最疯狂的时候,两天两夜没睡,就坐着发呆。体重掉了10多斤。”

  她去看过心理医生,吃褪黑素,吃百乐眠,但效果不大。

  网上的人身攻击

  案子要经历漫长的处理过程,这是她报警之初没有想到的。在此之前,她没有任何的诉讼经验,她认为事情就如自己认知里的“是非对错”一样,会很快有个结果,但司法有必要的流程。“我以为报警就好了,其实这只是个开始。”

  对她来说,等待的过程无比的煎熬。

  在微博上实名公开后,她收到了大量的留言和私信。

  “最开始那段时间,骂我的人特别多,我做的工作和网络有关,他们说我是炒作,说这件事不是真的。”

  还有人说她活该,理由是男女合租租房子时,就该想到有这种后果。“在外面租房子是想住哪儿就住哪儿,总是房租便宜就行。那个房间比其他地方便宜七八百元,能省这么多,怎么会不租。”说起这些言论,张婷依然气结,“况且那个时候和我合租的是楼某某的员工,他本人并不住在里面。”

  她还有点困惑:这些人凭什么不了解情况,还张嘴就来,恶意揣测。

  家人亲友都劝她和解

  如果陌生网友的言论张婷还能无视,可家人的态度她躲不过,却又让她最寒心。“我妈妈一直到现在,都觉得我不应该把事情闹这么大,她说,如果当初忍下来,这事早就翻篇了。”窝在沙发里的张婷想洒脱地笑一下,又迅速低下头。

  “我在家休养的半年,她张口闭口就是算了吧,别闹了,忍了吧,胳膊扭不过大腿。”这样的话,张婷越听越炸毛,“这件事不是我做错了,作为我最亲近的人,不是应该支持我吗。”

  楼某某父亲找上门后,妈妈哭着求她算了,“她大概觉得丢人吧。”

  妈妈说和解算了,她大叫:你要和解,我就死给你看。

  劝她放弃的还有亲戚,“他们都觉得也没怎么着,闹那么大丢脸的还是我。”这其中,有些人说过更扎心的话,“意思就是,多大点事儿啊,还有人说,裙子不要穿那么短,不要打扮那么漂亮,就不会有这事儿了。”

  张婷把手边的纸巾一点点撕碎,“都是我亲近的人,这些话我都不敢跟朋友们说,觉得丢脸。”

  雪上加霜的是,谈了不久的男朋友也在这时提出分手,“他说要冷静冷静。”她觉得委屈,这种伤害她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疼,“我没有做错,对方做错了,我就是想要个公平,怎么了?”

  想要走出来并没那么容易

  张婷现在的朋友圈里记录的都是美好生活:过生日、和朋友聚会、好天气时的一片云。

  她只在微博上更新案件的最新进展,和等待过程中的焦灼、煎熬。她曾在朋友圈里发过和案件有关的内容,后来她发现,这只会让她成为别人的笑谈。

  一次,她去饭店吃饭,听到隔壁一桌人在笑哈哈地谈论她的事情,“说我活该,谁让我平时那么张扬。”张婷透过屏风看过去,那一桌人中有她熟悉的人,拿着手机在展示她的朋友圈。

  去年年底,在家萎靡了半年后,张婷开始出来重新工作。曾经在杭州的小伙伴邀请她过去。她犹豫了很久,“我也想努力走出来。”她去杭州待了两个月,工作基本是在室内完成,一周都不用出门,工作完就睡觉,“让自己忙起来,什么都不想。”

  但撑到今年2月份,她还是回了老家。

  陌生女孩们的私信

  在微博上公开后,一直到现在,张婷还会收到陌生女孩们的私信:她们同样遭遇了性侵、猥亵、有些来自男友,有些来自熟人。她们求助该怎么办,询问要不要报警,有的只是为了单纯的倾诉。“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这种事情会这么多。”张婷一条条翻着手机里的私信,对那些留言的内容感到震惊。

  在此之前,张婷的生活中没有性侵这个话题,她实名公开后,突然见到了很多。“大多数人遇到这种事,都不敢和家里人说。有的女孩对爸妈说了,被骂不检点,活该。只有一个女孩,她的妈妈很霸气,帮她找律师、打官司。”

  对那些向她求问怎么办的人,张婷从来不敢建议她们学她那样。“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不知道公开后,会遇到什么。”这是她的切肤之痛。

  其实,在她公开楼某某的事情后,曾有三四个女孩联系她:她们说楼某某对她们做过类似的事情,有些成功了,有些未遂。其中两位女孩还配合张婷去做了笔录。几位女孩建了一个微信群,互相安慰。“她们其实也很希望楼某某能受到惩罚。能帮我出来做笔录,我已经非常感谢了。因为站出来,真的需要特别大的勇气。”

  判决结果是最好的慰藉

  想想一年的经历,这个19岁的女孩忍不住小声啜泣,她仰头,不想眼泪流下来,“很心酸,太难受,这么多事都是我一个人去面对和处理,很多人忘了,我才19岁。”

  上个月,张婷又回到了杭州,她在老家开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室,“我是做服装的,这个行业,杭州比老家成熟。”

  张婷尽力让自己慢慢走出来。身边也有好友一直坚定地支持她,微博上,更多的网友留言鼓励她。当然,法院的判决结果对她是最好的慰藉。“知道结果要出来那天我哭了一个晚上,我觉得终于对这一年的坚持有交待了。”

  只是伤害一直在。比如,面对男性,她开始有防范心理,会莫名紧张,“不由自主观察他们在干什么,神经病一样。”

  再比如,有时,化妆的时候,心底总会有一个声音冒出来,“平时打扮那么妖艳干嘛。”

  不过,张婷也一直记得网友的那些留言:结束了,就走出那段阴暗的日子……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3 女孩子遇上这种事,想讨个公道真难 2019-09-11 10990261 2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